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

第五百九十五章 如此君臣,天佑大明!


推荐阅读: 我在修仙界当up主斗罗之别等我CD转好我不是械王每天都在升级打怪爆装备从钢七连开始崛起大秦,开局被始皇帝偷听心声碳变之唯我独法追杀作家修仙从种红薯开始从贫民窟走出的王者救世主的修炼手册从入门到入土霍格沃茨的德鲁伊大师

“殿下乃至德之人,安能不知大仁之道?”罗炳忠依旧没有正面回答问题。
罗炳忠并不是决策者,做决定的那个人始终是襄王朱瞻墡,而且这个襄王并非蠢笨之人,何为大仁之道,朱瞻墡心如明镜。
朱瞻墡正襟危坐的说道:“若是从戎狄时候算起,草原诸多部族和中原王朝这算是打了两千年了吧。”
“戎狄、匈奴、五胡、鲜卑、突厥、回鹘、铁勒、契丹、蒙古, 一只手都数不过来,这草原诸部权力更替,和咱们中原王朝大差不差,乱糟糟的一锅粥。”
“兴,百姓苦,亡,百姓更苦。”
“你知道兵祸什么模样吗?”
罗炳忠靠在软篾藤椅上,太医院这个椅子,罗炳忠也有一把, 当然他这把是襄王赏赐给他的。
襄王有监国至德奇功牌一枚,有安定云贵川黔安民奇功牌一枚,这两块牌子,罗炳忠是有功劳的,至少有一块应该属于罗炳忠。
但是这份功劳只能算在襄王的头上,不过,罗炳忠从来没有一次,哪怕是一次埋怨过他没有奇功牌,因为襄王朱瞻墡对他是真的不错。
罗炳忠颇为认真的点头说道:“兵祸,咱们在贵州安土牧民之时,看到的不就是兵祸吗?世道一乱,就把人变得人不人鬼不鬼,群魔乱舞,废了多大劲儿,才安定下来。”
贵州之行, 襄王赶到贵阳府的时候,其实战争已经结束, 可是战争带来的创伤却真真实实的存在。
四处都是残垣断壁, 满山都是流匪盗寇,路边白骨皑皑无人掩埋,一眼望去,所有的耕地大半荒芜,所有人都是换换如同丧家之犬。
附逆作乱的十八洞,在正统十二年,还有近百万丁,六十余万户,大约有三百余万人,可是在景泰四年《寰宇通志》编纂之时,整个贵州只剩下了七十万丁,四十余万户,不到两百五十万人。
大明军到贵州平叛,贵州一地的功赏簿上,才阵斩不到三千人。。
少了那五十余万人,都是战争中颠沛而亡。
朱瞻墡面色沉重的说道:“老子曰: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就拿王骥三征麓川而言,粮饷周转了大半个大明,军需所费万万不可计,兵连祸结大敝西南,冒滥官爵,麓川之弊,在乎何人?”
“有人说是王骥三征麓川,近三十万大军养寇自重,方有麓川之弊。”
“孤知道,贺章贺总宪一直在追查黔国公府,他觉得麓川之弊在黔国公府身上。”
“但是以孤在贵州随见所闻,黔国公府就是有点小问题,也是无伤大雅,不是麓川之弊的根由。”
“麓川之弊,为宣德年间弃置交趾也。”
“交趾不平不复,麓川永无宁日,麓川积弊,云贵川黔生苗之祸,绝不断绝。”
罗炳忠眼神闪烁,眉头紧蹙的看着襄王,这话是襄王第一次表达他对云贵川黔问题的见解,颇为深刻。
“殿下的意思是,云贵川黔,生苗之祸,是因为麓川积弊,根本原因是交趾?”罗炳忠猛地站了起来,来回走了几步,左手握拳猛击右掌,大声的说道:“我明白了,明白了!”
“殿下真是一针见血,交趾不复,西南永无安宁,果然如此,果然如此!”
“殿下高明,受我一拜!”
“殿下,我有一事不明,殿下既然对云贵川黔局势如此洞若观火,为何在奏疏之中,一言不发?”
朱瞻墡摇头晃脑的说道:“孤当时在贵州安土牧民,若是那时候说这事,陛下难免心中猜忌,孤这個皇叔到底想做什么。”
“王骥当初领着京军、云贵川黔四地之兵,三征麓川,差点把贵阳经营成他的老家,孤要是在贵州这么说,陛下怎么想都不为过。”
“但是现在孤在和林,明日回大宁卫,这话就能说了,这才是为臣之道。”
罗炳忠对朱瞻墡的苟道颇为了解,今日才知道朱瞻墡是真的苟。
罗炳忠心服口服的说道:“殿下高明。”
朱瞻墡回忆起那段在贵州的事儿,就是满脸笑容,他真的很喜欢那个地方,但是他这至德奇功牌挂着,这辈子


相关章节: 第五百九十章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便会生根发芽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缠万贯进此地,身无分文雁拔毛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第五百九十六章 穷不过三代,因为没有第四代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现的必然性第五百九十八章 飞鸟尽,良弓藏第五百九十九章 颙颙十目窥,龊龊千人指!第六百章 白面、头绳、门神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