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五代十国往事 第253章 大辽立国

第253章 大辽立国


推荐阅读: 开局百万年魂环海贼之弹簧果实逆天符皇退圈后我靠破案爆红农门药香:山里猎户撩妻忙天罗洪荒界财阀小娇妻:顾少宠我,我超甜!快穿之这个女主早晚要完穿成天才炮灰他小姨妈皇帝与臣妻连上淘宝后我带领全家暴富农家极品的幸福生活

后梁南部边疆出现危机,由于“岭独”分子刘岩建国称帝,使得今两广地区南部、越南北部、海南岛等广袤土地脱离后梁控制,致使后梁版图严重缩水。
这些地区,再包括其北部两湖地区的潭州马殷、荆南高季昌,东部的福建王审知、杭州钱镠,也就是“8”字下面的圆圈,一直以来都只是名义上臣属后梁,实际上则享有极高的自治权,但只要不公开脱离后梁、继续奉后梁正朔,那么这种名义上的归附也是后梁的一笔政治资产。
刘岩的悍然独立,在南中国开了一个不好的头,一定程度上对“十国”的出现起到了推进作用。自此之后,淮南、福建、湖北、湖南的割据势力纷纷建国称帝,“十国”局面出现。
虽然王建的前蜀政权早于刘岩的南汉政权,但王建从未臣属于后梁,自始至终都不是“亲朱派”,与淮南、河东、凤翔并成为后梁的劲敌、对立面。所以王建建国称帝,对后梁政权的伤害性极小。
刘岩则与王建有着本质的不同。刘岩继承了刘隐的衣钵,而刘隐恰恰是在朱温的支持下,取得了岭南之地,并且长期位列“亲朱派”阵营。站在后梁的角度上看,王建称帝属于外部事务,刘岩称帝属于内部叛乱。
而面对境内割据势力的公开反叛,后梁中央政府居然束手无策,无计可施,这令后梁颜面尽失。
刘岩称帝的举动,无意间让全天下都看清了后梁政权的外强中干(河东李存勖让全天下都看清了后梁外也不怎么强)。
所以,后梁与南汉刘岩之间虽无正面冲突,只是几句隔空喊话,但刘岩称帝对后梁政权的伤害性是极大的,甚至可以说加速了后梁帝国的分崩离析,加速了后梁的灭亡。
【大辽立国】
世道好轮回,苍天绕过谁。当后梁遭遇南部危机时,河东集团也陷入了严重的北部危机,并且这次北部危机受内外双重势力的合力作用。
大唐帝国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和统治者的卓越政治智慧,构筑了一个以中原华夏文明为核心的国际(亚洲)秩序,获得了周边民族的普遍认可和拥护。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强汉、还是盛唐,亦或是其他时期,华夏文明从来都不曾称王称霸、从未欺凌弱小,从不奉行霸权主义,不像现今某国,披着世界警察的外衣,喊着维护和平的口号,自诩世界灯塔,却干着最为卑鄙龌龊的勾当。
大唐帝国可以作为华夏文明“对外扩张”的一个典型。华夏文明凭借先进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文化底蕴,被周边相对落后的民族由衷地敬佩、崇拜,继而心生向往,主动以华夏文明为导师,学习中原的政治制度、文化、科技等,主动接受汉化。
换言之,大唐帝国“地区霸主”、“世界老大”的地位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自身魅力,赢得了其它民族的主动归附。大唐帝国与周边各民族的宗藩关系是自然形成。
大唐自开国之初,就对周边各民族奉行怀柔羁縻政策,不搞政治歧视、种族歧视。大唐的开放包容,自古罕见,无须赘述。
在地区事务方面,大唐帝国肩负着无可推卸的责任,概括起来,就是维持地区均势。不吹不黑,大唐帝国并不是白莲花,维持现状、保持均势也有利于大唐切身利益。如果任由它们兼并攻讦而不予调停、劝和,那么就会出现某强大的部落统一北方游牧民族,形成一个军事力量强大、战争意愿极高的游牧势力,继而南下侵扰中原。
翻看史籍,这确实是一再重复的历史规律。每当中原陷入动荡、内乱,就会失去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控制,北方就会在极短时间内出现一个强大游牧民族,完成草原的整合,然后不断南侵,成为中原稳定之后的新兴王朝的严重外患,例如汉朝与匈奴,宋朝与契丹,明朝与蒙古。
所以大唐帝国出于自身安危的考虑,也要积极调解地区事务,保护弱势群体,防止出现地区霸主。例如前文提到的“南诏”,就是通过重金贿赂等不正当手段,才使唐王朝被奸臣所误,让它


相关章节: 第248章 家必自毁1外戚弄权第249章 家必自毁2刘鄩的敌人第250章 河北沦陷第251章 南部危机第252章 广州刘隐第254章 四郎探母第255章 一国两制第256章 山雨欲来第257章 卢文进降辽第258章 无忧三将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