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穿到民国好好学习


推荐阅读: 大汉农夫不断作死后我成了大佬心尖尖香浓春暖神祇:我的眷族来自游戏王我不是宇智波啊慕少无限宠妻百分百误穿室友小裙子的后果七零后妈的团宠小崽崽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越界漫威世界的超赛亚人1983:重回港岛当导演

前面说到, 那位李先生看完珍卿右手,又说了一句:“把左手伸出来。”
珍卿吓了一跳,猛想起前几天写那几篇字, 写最后的篆书时,感觉右手累了,后半部分是用左手写的。
这李老爷子, 不会这么厉害,只从字迹, 就看出她用哪只手写的吧?
这杜太爷就在一旁, 珍卿心里七上八下的, 但为免引起杜太爷猜疑, 她也没敢抗拒,将左手伸了出去。
这李先生又在她左手握笔处,摩挲了一阵。
他恍惚明白什么,豁然站起来,推开珍卿说:
“杜太爷, 你家的孙女,老夫收下了。她该上学还上学。但是凡有假期,若无要紧的事, 必要来我这里听教。至于束脩, 按她在族学的费用给,你看如何?”
杜太爷愣了一下,连忙猛推着珍卿说:“快给先生见礼啊。”
他把珍卿推得一个趔趄, 还是丫鬟扶住她, 李老太太连忙说:“快拿垫子来,快斟茶来。”
珍卿在心里叹气,跪在锦垫上, 扎扎实实磕了三个头,举着一杯热茶说:“先生,您请吃茶。”
李先生就纠正她:“不必叫先生,以后要叫师父。”
珍卿心里一震,“先生”和“师父”,字面的意思也是不同的。
刚才他又说,束脩随意给些,这意思,是不是还挺待见她的?
接着又给李太太敬茶,叫了一声“师娘”。
李师娘喝了茶,高兴地把她拉在怀里,抱着她说:
“这家里太冷清,我早盼着有人来,你叫了师父、师娘,以后两条腿儿可要勤快些,要跟师父师娘常来常往。”
珍卿赶紧答应了。
利利索索拜了师,杜太爷和老铜钮就回去了。
珍卿暗暗松一口气,幸亏李师父没说破她用“左手写字”,要不然,这杜太爷还不知要怎么发疯。
到了李师父书房,他问珍卿:“从啥时候开始练左手?”
珍卿答:“从五岁,跟右手一起练的。”
李师父说:“写几个字我看看。”
珍卿就用左手,写了一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李师父拿起来看,捻须沉吟,说:
“左手疏于练习,笔力毕竟弱些,你祖父前些天送来的字,你就是最后的小篆书,漏了马脚。以后在我这里,要多练习左手。”
李师父当时发现怪异,以为写字的人投机取巧,后面的内容是找人代写的。
但是反复看来,感觉又不太对,因此,就允了杜家祖孙登门,想探一探这小孩儿的底细。
没想到,这孩子看着还算顺眼,就这样莫名收了个女弟子。
珍卿纳闷地问:“师父,您也会左手书法?”
李师父捻须咳了一声:“我便不会,难道教不得你?”
左右手皆能写字的人,李师父自然也见过。
但在他想来,由自己来培养一个更厉害点的,岂不有趣?
师徒俩坐着随意聊天,主要是李师父问珍卿一些事,了解学生的水平和兴趣,才能够因材施教。
李师父发现,这个妮儿最喜欢篆书,而最不喜欢隶书。
他就先投其所好,告诉她: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喜欢篆书,说明你有一点悟性。”
然后就问珍卿,之前临过什么碑,珍卿就说,只临过《封泰山碑》。
一个《封泰山碑》,一共没有多少个字,她来回练了这些年,已经很熟练了。
李师父想了想说:“《封泰山碑》是小篆,我这里有一本《峄山刻石》,也是小篆,你姑且先学小篆,小篆写好,再说其他。脚踏实地,挺好。”
说着,李师父就开始教珍卿,逐字逐字地临摹这《峄山刻石》。
这师父讲课旁征博引,典故、轶事信手拈来,讲起课来也不故作高深,而是深入浅出,洋洋洒洒,讲得很有趣味。
珍卿不觉之间,听得专注极了。
上午一个多时辰,李师父给她讲了六个字的笔法,一边讲一边叫她自己写着练一练。
珍卿不但新学了几个字,


相关章节: 16、新式学科真奇妙17、小逞口舌破奸计18、蒙受损失爷长进19、见义勇为有福报20、祖孙俩雪天拜师22、师父家边学边玩23、迎新年听爹音信24、抄琴谱和学画画25、大会考小学毕业26、拒表白和升初中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