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青云台 206、第二零六章

206、第二零六章


推荐阅读: 就读A校后我分化成了O穿越后每天都在哄暴君掌心猎物史上最强汉天子偏执夜九爷的心尖宠剑断轮回我怀疑首辅老公想搞死我名豪风云录凶残统帅的焰情那个头铁的上将帝国时代III猎爱狂野骑兵我给大秦供军火打通异世界从攻略狐娘开始

“这就是全部……”
老太傅说到最后, 语气是摇摇欲坠的,“这就是洗襟台坍塌的全部因由……雨太急,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以至许多人没有反应过来。昭王殿下受伤自责, 一病数年, 其实洗襟台塌, 原本与您无关的。”
然而殿中无人应声。
老太傅的话语像落入一片苍茫里,谢容与闭上眼,殿中的其他人也仿佛重温了那场噩梦,连赵疏的目色都是静默的。
天早就黑尽了,只有宫灯照彻大殿, 可那灯色太明亮,明亮得让人觉得仓惶, 倒不如那一片片暗影令人心安。
“这些……先生是怎么知道的?”这时,张远岫哑声问道。
这个问题刑部尚书已经问过一次了,眼下被张远岫再度提起, 却带着一丝不可名状的意味,似乎他从老太傅的话语里听出了一些旁人觉察不到的、被坍塌的断岩遮去的秘密。
张远岫是老太傅教养长大的,有些事他一直觉得异样。
老太傅从来是个恪尽职守的人,那年洗襟台塌先帝病重, 他非但没有扛起朝政的重担, 反而一回京就请辞, 搬去庆明的山庄长住,乃至于后来大权旁落, 新帝在风雨飘摇中登基,他也不曾露过面。
几个士子的前途他尚且愿意不遗余力地挽救,看着新帝与小昭王深陷水火, 他为何不曾出手相帮呢?
那几年老太傅的病情并不算严重,多少还能长住京中的,他为何要避居庆明不见外人,仅仅因为自责自己拿登台名额做了交易?
张远岫想起他十八岁那年,老太傅为他赐字忘尘,张远岫曾问,“太傅为哥哥赐字忆襟,为何却要我忘尘?”
老太傅沉默许久,说:“其实,你哥哥也希望你能放下。”
……哥哥?
那时张正清都过世两年了,老太傅怎么知道哥哥的愿景的?
张远岫的目光惶然,心中的念头简直令他生怖,“哥哥早就不在了,他最后做的这些事,先生是如何知道的?”
老太傅对他们兄弟二人给予厚望,从来盼着他们考取功名,洗襟台坍塌后,他却改教张远岫作画,说什么功名利禄不过云烟。
每每张远岫提及“柏杨山中,将见高台入云”的心愿,老太傅却要劝他山川辽阔不如放空心境,忘诸琐事寄情山水。
张远岫想起来,昭化十三年洗襟台坍塌后,他跟着老太傅是最早一批赶到柏杨山的,死的人太多,州尹魏升早就失了阵脚,山中一片繁乱,他听说哥哥陷在楼台下,徒手搬开乱石,自顾自在废墟下寻找张正清的生息,那几日他几乎是睡在了废墟之上,而老太傅自到了柏杨山便避于深帐之中,直至御驾赶到,数日不曾露面。
张远岫本以为,彼时的老太傅和他一样,是太过伤心所以不愿见人。
而今细想却不尽然,张正清生死不明,老太傅如何不寻找呢?他不是最关心哥哥了吗?
张远岫想起来,一直到柏杨山那场防止瘟疫的大火燃起,他都不曾找到张正清的尸身,有人和他说,可能陷得太深,他的兄长埋入了山体里,没法往下挖了,所以京郊立了五年的丘冢下,埋的一直是一袭衣冠。
张远岫最后想起,太傅府的正屋坐北朝南温暖干燥,老太傅既然畏寒,在正屋住着即可,府中的仆从为何要往东厢送炭盆。更或者,那个门窗紧闭的东厢,究竟是给谁住的呢?
张远岫的声音几乎是支离破碎的,“我哥哥他……哥哥他……”
老太傅磕下头去,“官家,今日进宫请罪的,除了老臣,还有一人。”
四更时分,风声像是被浓稠的夜色扼住了喉咙,发出细微的呜咽,一个罩着宽大斗篷的人入得殿中,他的兜帽压得很低,叫人看不清他的脸,跟从前在外流亡的青唯很像,但他的姿态又与青唯不同,青唯是不能见人,他是不敢见人。
他与赵疏跪下见礼,撑在地上的双手嶙峋又苍白,“官家。”
然后他静了许久,终于掀开兜


相关章节: 201、第二零一章202、第二零二章203、第二零三章(修)204、第二零四章205、第二零五章207、第二零七章208、第二零八章209、第二零九章210、第二一零章211、第二一一章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