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谋断九州 第二百四十章 报仇

第二百四十章 报仇


推荐阅读: 重生之神帝归来黑夜玩家官路沉沦海贼盖伦海贼盖伦重生之完美岁月极拳暴君我真的不开挂重生商纣王九阳至尊听说我死后超凶的凤门嫡女

胜利来得如此突然,义军反而陷入混乱,全都忙着追赶官兵、抢夺财物,将领丢失士兵,士兵远离同伴,直到天亮才重新聚集,带着战利品兴高采烈地返回东都。
被俘的官兵高兴不起来,他们败得莫名其妙,直到投降之前也没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吴人也高兴不起来,许多人的亲友被活活烧死,一开始他们以为是官兵放火,因此杀死数百名俘虏,待到得知真相,心中更加愤慨,可宁王已经带着士兵逃跑,他们追赶不上,只能向留在城中的宁王夫人宣泄怒火。
徐础更高兴不起来,虽然没人在他面前提起一个字,他却不能不自责:这些吴兵的死亡与他有直接关系,如果不是他同意宁王回城,又派宁王去攻打汝南,惨剧就不会发生。
他以为自己计算周详,结果意外频出:大将军之死令他的退敌之计显得多余,宁抱关的返杀则更让他后悔不已。
后悔并不能挽回任何损失,徐础召集被俘的官兵,稍加安慰,许诺说只要他们愿意加入义军,就能进城与家人团聚。
大将军已死,洛州兵群龙无首,纷纷投降。
形势对义军越来越有利,就在这时,城里传出消息,一群吴兵要去烧死宁王妻儿,却被降世将军阻挠,如今正在闹事。
对吴人来说,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孟僧伦与雷大钧的死讯刚刚传出来,七族子弟一下子也变得群龙无首,他们动作倒快,只用很短时间就选出新首领。
孟应伯是孟僧伦的亲弟弟,从来无意于争夺权势,勉强被推为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吴王寻求公道。
孟应伯三十来岁,容貌年轻,看上去刚刚二十出头,比较容易激动,独自进厅来见吴王,先一拱手,随即跪下,以额触地,一句话不说,就是哭,放声大哭。
徐础起身上前,将他扶起,“小孟将军请起,我已知晓……”
“执政不知!”孟应伯挺身,仍不肯站起,擦去眼泪,厉声道:“我哥哥死得不明不白,但我不问为什么,因为哥哥自有理由。可是王颠他们……”孟应伯又哭起来,连擦三次,才将泪水抹去,“吴人自灭国以来,从未遭此大难,执政若不为我等做主,枉称吴王!”
孟应伯言辞不敬,徐础不跟他计较,说道:“小孟将军不必担心,宁抱关死定了,先让他得意几天,不出五日,我必发兵围剿,用他项上人头,祭奠吴兵在天之灵。”
“还有那些河工,一个也不能留!”
“不留。”
孟应伯要起身,想起一件事,又跪下,“宁王妻儿就在城中,被降世将军接走,求执政将他们交出来,许我们报仇。”
“我已派人去召降世将军,待她来了以后,自会给你们一个交待。”
孟应伯这才站起,“我们相信执政,哥哥留下遗书,也让我们好好效忠执政。执政务必要替我们报仇,否则的话,我哥哥和那些吴兵可就白死了。”
徐础软言安慰,终于将他送出去,身心俱疲。
郭时风一直留在吴王身边,这时上前小声道:“事情有点麻烦。”
徐础示意卫兵退出,让唐为天去休息,他现在已不担心郭时风,至少此时此刻,在东都内外郭时风已无人可以投靠,值得信赖。
“吴王下一步可有计划?”
“先与邺城议和,然后追击宁抱关,不杀此人,我愧对吴人。”
“宁抱关向东逃窜,吴王追他,必然要进入淮、吴两州地界,怕是会与邺城发生冲突。”
徐础的原计划是与邺城讲和,将淮、吴两州暂时让给邺城,以保东部没有后顾之忧,他好专心西扩,根基牢固以后,再转而向东争雄。
宁抱关的一把火,破坏了整个计划。
徐础咬牙道:“无论付出多大代价,我都要杀死宁抱关。是我犯错在先,就得由我纠正。”
见吴王坚持,郭时风点头道:“湘东王在吴王手里,说服邺城应该不难。”
“要麻烦郭先生亲自去一趟。”
“义不容辞。不过我以为追杀宁抱关并非当务之急……”、
厅外卫


相关章节: 第二百三十五章 杀将第二百三十六章 无辜第二百三十七章 心愿第二百三十八章 火烧第二百三十九章 护子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势第二百四十二章 义军第二百四十三章 劝老第二百四十四章 互猜第二百四十五章 南敌北迎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