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春 七十章 姨奶奶

七十章 姨奶奶


推荐阅读: 抗战之还我河山重生支配者狼牙兵王奶爸至尊洪荒二郎传丧尸不修仙造梦天师诸天旅人我的大明新帝国主神调查员反派大佬总让我为所欲为神武战王

陈继儒想说话,旁边董其昌摇头示意他不要开口,他这狂生忍不住低声嘀咕了两声,“这到底是怎么了。”不过他和董其昌是同乡,年纪又比董其昌小,平时倒也听得进去董其昌说的话,跺了跺脚,就拿石桌子上头的点心来拼命,往嘴巴里头塞了好几块,气闷地在那儿咀嚼着。
三人都是聪明人,很默契地就不提这个话题了,依旧读书、作画,谈论民计农桑,乖官依然继续写那连书名还没取的书,而董其昌和陈继儒几乎不约而同地,开始抄他的手稿。
即便是刻印书籍已经风传天下,一本书一两二两银子,对稍微有点钱的百姓来说,都还算买得起,可依旧有大批的读书人喜欢抄书,抄书有书法之妙,而且抄上一遍,几乎就能把内容牢牢记到脑子里头去,若说雅致,刻印的书虽有夹批,有绣像,有名士点评,但在文人士子心中总是和自己亲手抄来的书有一截距离的。
水浒和三国在没有刻印贩卖天下之前,已经在无数文人手中传阅过,靠的就是手抄本,甚至刻印哄传天下了,手抄本也一样有人要,若是有名士手抄的,一章两章三四章,短简残篇了,无所谓,照样有人高价要,即便是在后世,在一个尚未开放的年代里头,也有无数人知道有一本叫做《xx之心》的手抄本,传阅过的不计其数。
这实际上就是[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的一个另外的诠释,有很多[***]在历史上的影响之大,都是无数刻印天下的畅销书所无法比拟的,譬如后世说到明朝,必然要说金瓶梅,怎么也绕不过去的,但明朝畅销量最大的一个类型的书籍,时文,管你是进士的时文还是状元的时文,谁知道?谁爱知道?
因此,乖官写这本书,根本不怕没人刻印就没有影响力,首先,他对那位忠正堂主熊大木还抱有一点信心的,毕竟是名留青史的人物,说不准人家就胆子大,别人不敢刻印,我来。即便当真谁也不敢印,他也不怕,公开卖有时候不一定就比暗底下悄悄流传影响大,等手抄本传出去,文人士子们谈论起来:哎呀,有一本奇书,满纸云霞,讲述的是……那些没看过的,肯定心痒痒,要缠着有书的人借回去抄,一来二去的,影响力不见得就比一版刻印个两三千本小。
所以,他每天就默默地写,董其昌和陈继儒则拼命的抄,这期间,三吴士子们之间开始哄传乖官的本子,然后,那些探访得桃花坞所在的,发现大名士董其昌和陈继儒都在郑家小住,一时间,纷纷扰扰,无数读书人登门拜访,把郑家的门槛儿差点踏破,下人们有时候忙起来,真是脚都伸不进去。
按道理,这么忙碌,完全可以开口要求主家加月例银子,明朝大多数的仆人就跟后世的小保姆差不多,我每天干这么多事情,累死累活的,要求加工资也很正常罢!有些人家的仆人,说不准家底子比主家还硬些,就像是后世的月嫂,有些穿金戴银,出入有车,比主家还有钱。
不过,这时候大明到底还讲究一个主仆名分,理直气壮要求加工资的事情虽然有,但是不多,而且郑国蕃如今眼看着一代大名士的派头,说出去脸上也有光彩,要是勤恳些在府上服侍个二十年,说不准曰后少爷中进士当大官,那岂不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是人皆有私心,即便是这个时候的儒生们,也有很多人认为[圣人之道,在百姓曰用处],也就是说,小市民习气,那里头也是包含着圣人的大道的,没什么好鄙视的。
所以郑家刚买了不久的两个丫头,四个大脚婆子,四个男仆,加上附近农家雇来的两个洒扫婆子,一起十二个,竟是默契地提也没提这事儿,只是更用心地做事,尤其是那个做得一手上好席面的茶饭婆子,正是忙起来脚也不沾地,却也跟着大伙儿一般,不曾提这加月例银子的事情。
当然了,这些事情有人看在眼里,乖官的姨母艾梅娘做了十数年官宦人家的主妇,也学到了一手管理家庭的本事,在古代,想当大小姐,十岁之前还可以,但十岁以后,


相关章节: 六十五章 嘴炮无敌六十六章 何等的青梅竹马六十七章 女大五赛老母六十八章 也娶娇妻,也盖大屋六十九章 咸吃萝卜淡操心七十一章 封官许愿七十二章 酒中乾坤大七十三章 俱都是阉党七十四章 生活不是才子佳人书七十五章 委委佗佗美也,潋潋窕窕艳也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