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中唐之潜龙在渊 第12章 意外之喜

第12章 意外之喜


推荐阅读: 谁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林冲水浒我不是在修仙武唐风云都市凌云志独步圣途斗罗之我有个大金钟绝代神主苏莫古蓝夕红楼蓉大爷万古武帝天命葬师签到大恶龙

就在天下大势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杨错得胜而归。
他已领军回到雍县,军中将士虽多日来行军作战颇为辛劳,但大胜之后精神饱满,士气昂扬。
此次出征,后与源洧接战三次,毙敌三千八百余人。这里包括了两次偷袭源洧的运粮队,以及最后和源洧重骑的直接交锋。
杨错军伤亡总共不到三百人,其中阵亡者只有百多人,可谓完胜。
负伤士兵均得到比较及时救治,大多数人伤势并无大碍。阵亡士兵的遗骸也被带回古城,由杨错亲自率四营一队将士为他们入土送行。
另外此次出征所获颇丰,不但得到六千余石粮食,而且还缴获数百杆骑枪,几百副马鞍。只是源洧重骑的战马一匹都没有带回来,实在可惜。
回到雍县的第二天,杨错将军中各校尉召集至州衙大堂,共同讨论此战得失。
一是怕有人会因为此战胜的过于容易而产生自大情绪,为将者自大乃是大忌;二是总结经验教训,作为日后用兵之借鉴。
诸将到齐后,杨错首先开口:“此番我军出征,大获全胜,着实可喜!但诸位可知道我军为什么能获这场大胜?”
刘玄佐斟酌了片刻,说道:“末将以为,此次之所以大胜,将军神算勇武,将士拼死作战。”
其余人出声附和。
杨错呵呵一笑,摇头说道:“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此战之胜,我军中将士训练精良,作战勇猛虽是主因,但并非仅仅如此。若果不是源洧轻敌冒进,我军岂能将其诱入山谷之中;若非山谷之中不利于重骑作战,又断了后路,我军又怎么能打败源洧麾下重骑。如果此战在平原开阔地带,我军胜负难料!”
听了这话,众人都沉默了。
岐州虽然不是与吐蕃军交锋的主战场,但在场诸将都是经历过当年王忠嗣的与吐蕃军交锋。当时王忠嗣麾下河西铁骑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势如破竹击破吐蕃军的情形仍然历历在目。
杨错又道:“为将领者,切不能自大轻敌,更不能不了解天时地利轻易出战,源洧之败正是明证。你等终有一日也会独自领军,当紧记我今日所言。”
“是,谨遵将军教诲!”众将一起出声应道。
李皋和张延赏对视一眼,都觉得当初太子让他们辅佐杨错的想法是对的。不仅用兵得当,还智谋过人。
刘玄佐出列,抱拳说道:“将军,我有一事要报与将军!”
“什么事?”杨错问。
“昨日,我刚回到雍县就见到了早年四处游历的朋友,高升。如果将军允许,可以请他来跟随将军。”
高升?
杨错眉头一皱,总觉得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
但他很快回过神来,笑着问道:“高升在哪里?”
“禀报将军,他正在城中客栈等候消息!”
“你快去将壮士带到大堂来!”
“是,将军!”刘玄佐躬身行了一礼,兴奋地离开大堂,直奔客栈。
不到一盏茶的工夫,刘玄佐带着一名大汉来到县衙大堂。
刘玄佐朝杨错躬身抱拳行礼道:“将军,高升已带到!”
这时,大汉跪倒伏地,语气恭谦地说道:“草民高升,叩见将军
(本章未完,请翻页)
。”
杨错走下堂来,将高升扶起,笑道:“壮士请起,不必多礼!”
“多谢将军!”
杨错仔细打量了一番高升,四十岁上下,面容黝黑,板肋虬髯,身形极为雄伟,一看便是勇力卓著之人。
“壮士可是要投奔我军?”
“我漂泊半生都想找到赏识的将领。将军威名天下皆知,若将军不弃,我愿鞍前马后,效犬马之劳!”高升的言辞极为恳切。
“呵呵…英雄莫问出处!壮士愿意投靠,我求之不得!自今日起,你就是我军中兄弟!”杨错转身向刘玄佐道,“就让高升加入你的林字营吧。”
“是,将军!”刘玄佐高兴地道。
杨错转脸向高升道:“这样的安排,你可愿意?”
“十分愿意。”高升道。
杨错很高兴收到一个新的将领,正要为他接风洗尘。


相关章节: 第7章 怒火第8章 出兵第9章 中计第10章 大获全胜第11章 安禄山谋反第13章 战雷滚滚第14章 劝谏失败第15章 救人第16章 一战定乾坤第17章 双壁陨落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