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中唐之潜龙在渊 第20章 整顿内务

第20章 整顿内务


推荐阅读: 谁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林冲水浒我不是在修仙武唐风云都市凌云志独步圣途斗罗之我有个大金钟绝代神主苏莫古蓝夕红楼蓉大爷万古武帝天命葬师签到大恶龙

一则消息传到唐廷,引发唐玄宗的怒意。
这消息就是山南道节度使源洧去世了。
他在临死前,上奏朝廷,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岐州刺史李皋的身上,并且指出实际上指挥大战的人是戴罪在身的杨错。
紧接着,韩猛的家人告状和崔佑甫的奏折都送到了玄宗的龙案上。
玄宗见了,拍桌怒道:“杨错好大的胆子,居然敢以罪人之身主政岐州,李皋、张延赏等唯命是从。还有李倓,居然也去岐州。”
这些日子的不顺利,已经让这位坐镇大唐几十年的天子恼怒不已。如今又听到这则消息,坐实了前面的传闻,更加恼羞成怒。
“来人,传太子进宫!”玄宗大叫。
高力士向传旨太监使了个眼色,传旨太监表面答应,却在退下后,没有立即离开。
而是站在外面,等候高力士的命令。
等传旨太监退下,高力士上前道:“陛下,恕老奴多一句嘴。陛下传来太子,就能顺利解决岐州的事?”
“你什么意思?”玄宗反问。
“陛下,杨错能在岐州安稳的待下去,证明根基已经稳固。陛下如果想要下令精兵攻打岐州,恐怕抽调不出兵力。如果下旨处死杨错,只怕下面也会阳奉阴违。”
“你的意思是,朕拿他没有办法?”
“陛下当然有办法。那就是责备太子,可是眼下局势未明,责备储君恐怕不是明智之举。再者,如果点明了太子与岐州有关的话,恐怕反而会助长岐州方面的反应。岐州可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长安的大后方,陛下不得深思熟虑啊。”
玄宗听了,心头的怒火平息了不少。
他是一个冷静的帝王,大多数时间是如此。
事情到这里,玄宗也琢磨出味道。
这是太子的一招极妙的暗棋。可谓是进退有方,进可以随时兵临长安,退可以扼守岐州,使叛军无法前进。
虽然作为父亲,不得不为儿子的这一手感到欣慰。但作为帝王,却如芒在背。
玄宗问道:“你有什么办法?”
高力士苦笑道:“老奴怎敢在陛下面前卖弄。不过老奴以为,杨错到目前为止还是戴罪之身,主政岐州名不正言不顺,何不顺水推舟让他真的主政岐州;再就是杨错与和政郡主的婚约已没有,可以下旨恢复。”
“这……”玄宗有些不甘心让太子奸计得逞。
“陛下,这样可以顺手给杨错框上大义的名分,使他再兵临长安就失去了正当,陛下就可以高枕无忧啦。还有,如果可以的话,是不是让玉真公主前往传旨。”
玄宗一听,不由得笑了起来。
这的确是一招妙棋,可以顺势让太子发展的势力成为自己手里的武器。
玉真公主在得到皇帝的旨意后,便在儿子张倜的护卫下离开长安,前往岐州。
数日之后,终于到了岐州大营,远远看着犄角相连,隐伏杀机的大营。玉真公主心中不知怎地凭空生出奇怪的念头,这样雄壮的兵马,的确是太子手里一把利刃。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时候建宁郡王李倓率领数骑到来,迎接玉真公主一行人。
李倓走到车前,叉手行礼道:“皇祖姑姑,不远便是岐州大营。可能不能坐车,侄孙命人准备了一匹性情温顺的战马,您应该没问题吧?”
玉真公主微微一笑,道:“应该没有问题。”
说罢,玉真公主在张倜扶持下跃下马车,骑上了那匹李倓所说的温顺战马,稍微试探了一下,果然非常的温顺。
张倜依旧不放心:“母亲,要不孩儿给母亲牵马吧。”
玉真公主看了眼已经上马的李倓,笑道:“我年轻时也是打马球,不用担心。你也赶紧上马,我们去岐州大营。”
张倜这才上了马。
众人向岐州大营驰去。
离大营还有数里之遥,营门大开,衣甲鲜明的两列骑兵雁行而出,然后十数名将军在全身披挂的杨错带领下随后而出,加上他们身后的亲兵,一个个气势汹汹。
在玉真公主看来不像是迎接,倒像是上来挑战的一般。
杨错策马到玉真公主面前,


相关章节: 第15章 救人第16章 一战定乾坤第17章 双壁陨落第18章 郭子仪第19章 局势第21章 局势混乱第22章 李光弼夺权第23章 大破贼军第24章 局势危险第25章 分析局势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