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中唐之潜龙在渊 第127章 兵临城下

第127章 兵临城下


推荐阅读: 谁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林冲水浒我不是在修仙武唐风云都市凌云志独步圣途斗罗之我有个大金钟绝代神主苏莫古蓝夕红楼蓉大爷万古武帝天命葬师签到大恶龙

对南郑的攻击进入第六天,局势正逐渐朝唐军倾斜。
虽然张献诚活着的时候可能算不得什么英雄人物,但至少在掌握人心这点上,他做得相当不错。
当杨错率领的唐军攻克米仓山、兵锋直指南郑时,汉中腹地的反段子璋的百姓变得越来越多。
非但如此,甚至南郑周边有两县的县令遣使在主动联系了杨错后,直接宣布回归张献恭麾下。
此外,梁训叛军的军心也从根本上发生了动摇。
大多叛军士兵原先根本就不搞清楚事情的真相,只是盲目地听从上级命令,待到回过神时,却发现汉中的政权已发生了变更。
张献武被驱逐到了巴州,取而代之的竟然是一向认为是大唐反贼的段子璋。
也就说,自己莫名其妙的就成了反贼了。
这可大大的不妙。
因段子璋在汉中的名声实在算不得好,加之唐军的反攻正在稳步推进之中,许多叛军将士根本就不愿为段子璋卖命,执行命令时阳奉阴违。
梁训、梁柏兄弟虽然竭力缓和士兵的不满情绪,但这兄弟俩在汉中军民中的威望相当有限。又因为是反贼梁崇义的亲族,效果比想象中的要差。
到最后,缓和变成了弹压,但被杀的人越多,军心也变的越发离散。
当唐军攻至南郑时,便不时有叛军士兵主动投降。
从一开始几十人、几百人,后来甚至有一名派驻在外的都尉直接拉了麾下两曲人来投靠唐军。
到第六天时,梁任手中的兵马硬生生由八千人扩充至一万五千人。
当然,这其中有无故意派来潜伏的奸细,就不得而知了……
东川军大将花敬定,随时要担心梁训麾下兵马反戈,根本无法出城迎击,只能盘踞在南郑城中。
但就在这局势一片大好,杨错甚至已经派人知会张献恭准备回返汉中的时候,由襄阳和巴州而来的两封传书,彻底地改变了一切。
中军帅帐中,前几日的轻松喜悦气氛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肃穆。
先得到的是巴州的消息,先前的顾虑果然成真……
起先,温腾反攻巴西进行的异常顺利,很快便收复了半数的土地,依靠收编降军,其手下人马竟也扩充到了万人以上。
但胜利也滋长了轻狂心理,温腾竟然将东川军看成了不堪一击的鱼腩之师,不顾柏良器的劝谏,一路猛冲猛打。
在这样无休止的行军作战中,军卒的体力被耗尽,锐气被磨光。
终于,在将至阆州时,东川军主帅段子璋亲自率潜伏于侧的万余精锐突然发动反击。
面对以逸待劳的东川军精锐,温腾的疲兵根本不堪一击,万余人马非降即溃,连温腾本人都险为段子璋所杀,幸得柏良器及时来援。
勉强击退段子璋前锋后,柏良器即刻携温腾后撤,躲入山中玩起了游击之战,以阻止东川军的反攻步伐。
同时,柏良器急速传书给主帅杨错,以及率军巡守大巴山的无前飞军孟龙部。
接到柏良器传书不到半个时辰,来自襄阳的传书便到达了大营中。
这一次的消息更加震撼……
“史朝义搅乱我后方,导致军心民心受到影响。”杨错把手里的传书放在桌案,“难怪花敬定死守南郑,原来等的是这个机会。”
路嗣恭道:“大帅,温腾兵败阆州,我军侧翼受到威胁。是不是放弃攻打南郑,转而进攻阆州,敲开蜀中门户?”
“属下以为不可。”高崇文出列道,“南郑,乃蜀之咽喉。我等拥有南郑,等于扼主蜀中门户。只要再一鼓而下,可以轻取蜀地。况且将汉中收复,便可与韦皋南北夹击,将凤州的东川叛军击退,合兵一处,剪除京兆府的威胁。”
众将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眼下山南东道受到长安变乱的影响,的确不小。来瑱本来告病还乡,却也在惊惧中不幸去世。裴奰与庞充在襄州交兵,致使死伤数千,若不是汧国公及时制止,后果不堪设想啊。”李泌也是心有余悸,没想到自己当初调查的人居然有问题。
长时间的变乱,的确是对人心程度一个


相关章节: 第122章 原形毕露第123章 过往历史第124章 深夜密谋第125章 战局焦灼第126章 凤凰涅槃第128章 洛阳之变第129章 夺取南郑第130章 河畔混乱第131章 蓄谋已久第132章 移驾伊阙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