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中唐之潜龙在渊 第143章 攻守踌躇

第143章 攻守踌躇


推荐阅读: 谁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林冲水浒我不是在修仙武唐风云都市凌云志独步圣途斗罗之我有个大金钟绝代神主苏莫古蓝夕红楼蓉大爷万古武帝天命葬师签到大恶龙

大厅内传出一阵阵愤怒的咆哮声。
“剑阁、涪城、绵竹……有这么多城关险要,居然让唐军攻到雒城,几万兵马难道都是摆设不成?”刘辟气极攻心,失态地吼叫道,“黄琦、马杲、杜俊他们,是不是已经投降了唐廷?”
两盏茶的工夫,刘辟除了怒骂守军无能,就是喝问为何唐军能够攻到雒城,甚至还怀疑起黄琦等将是否已经背叛,而真正有意义的问题。
如何拒敌,却一句也没有涉及。
这样失态的表现,不要说杨盛、张禄等人心中暗暗冷笑嘲讽,就连段子璋也看不过去,出声提醒道:“为今最要紧的,还是商议如何退敌……”
“敌情不明,也不知有多少敌军,由何人统领,空谈退敌,又有何用?”刘辟连段子璋的脸面也不顾,大声呵斥道。
段子璋面色一滞,忍耐住自己的性子,继续进谏:“且不管敌军有多少人,当务之急是要守住雒城。增兵雒城一事,耽误不得片刻!”
“成都城内也只有不到两万兵马,再派出一部分增援雒城,岂不是要让成都形同虚设?”刘辟连连摇头,反驳道,“成都城坚壁厚,但要要是坚守,不惧敌军来攻。以我之见,还是急招各路兵马回援,以破敌军!”
听了刘辟这话,段子璋面色微变,连连苦谏,希望对方能打消这个消极无比的应战策略。
努力了许久,段子璋才让刘辟松了些口——距离较近些的柏茂琳军将被招回成都拒敌,而刘辟也应允派出五千人增援雒城。
虽然从头到尾都没有插口,但杨盛却知道段子璋的提议无疑是正确的。
一旦雒城告失,想要守住成都并不是刘辟想像的那么简单。
诚然,成都有坚城高壁,更有近两万驻军,但由于在高适的治理下已经有几年未遭遇战火洗礼。
成都的士民对战争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经相当脆弱。
此外,刘辟对西川的掌控本来就不稳固,又有唐廷的细作不时地煽风点火,也就是依靠最近战事上地“顺利”,才不至于引发出骚乱。
但所谓的战事顺利如今已经成了一个笑话,杨盛敢肯定,到明天一早,唐军即将兵临城下的消息就会传遍全城,到时成都势必乱成一锅沸粥。
在民心、军心极度不稳的情况下,想依托成都的坚城展开防御。
无异于痴人说梦。
所以,正如段子璋所言,最明智的应急之策就是不惜代价增援固守雒城,拒敌于成都之外。
不过,杨盛自然是不会去提醒刘辟。
散议之后,张禄直接登上了杨盛的车辕,随其一同来到府上。
进到书房后,杨盛挥退了仆婢,与张禄对面坐下。
“没想到还真被你猜对了,这里面果真另有玄机……”张禄大为兴奋地说道。
杨盛先是点点头,随即神色复杂地说道:“可是,唐军究竟是如何来到得雒城?不说剑阁天险,就是涪城、绵竹也不是那么容易攻克的。更奇怪的是,此前竟一直没有消息,居然直到唐军将至雒城时。才被发觉。你不觉得这其中大有蹊跷么?”
张禄沉吟片刻,猜测着说道:“莫非黄琦、马杲等人当真投靠了唐军?”
“这似乎也不大可能!”杨盛微微摇头,“且不说马杲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杜俊都是刘辟的心腹,就以黄琦来说,他与唐廷并无交结,一家老小又都在史朝义手中,而且扼剑阁天险防守无忧,怎么会轻易地改弦更张?”
“那究竟是怎么回事?难不成唐军是飞进来的?”张禄愕然地说道。”皆称武安郡王杨错用兵如神,难不成他真有鬼神之能?”
杨盛没有回答。起身到房内的书桌上翻来找去,寻到了一张地图,摊放在几案上。
张禄拿过一盏油灯,放置在地图之上。
仔细地在地图上搜寻着,杨盛眉头深深蹙起,许久之后,才带着几分不确定说道:“你看……唐军会否走的是这条路。”
张禄愣了愣,半晌才会过意来,诧异地说道:“这是……阴平。这不可能!阴平栈道行走难比登天,莫过军伍,就是山中猎户


相关章节: 第138章 蓄势待发第139章 家族利益第140章 暗度陈仓第141章 奇袭得手第142章 攻掠如火144章 被迫现踪第145章 成都在望第146章 巧计献城第147章 一战而定第148章 妄图割据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