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中唐之潜龙在渊 第156章 孝治天下

第156章 孝治天下


推荐阅读: 谁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林冲水浒我不是在修仙武唐风云都市凌云志独步圣途斗罗之我有个大金钟绝代神主苏莫古蓝夕红楼蓉大爷万古武帝天命葬师签到大恶龙

二十五日,代宗和杨错动身返回长安。
同时,除韦皋领军两万屯驻阆中外,其余唐军回撤。
正月初二,代宗和杨错抵达梁州。
随行而来的,还有高侃,杨盛、张禄等十四位将要入朝任职的川中官员。
提拔川中官员入朝任职,正是西川正式归附朝廷的重要举措。
一年之后,待川中基本恢复安宁,朝廷还会陆续选拔川中官员士人入朝任职,或是到其他州郡出任地方官吏。
同样,日后也会有其他州郡官员到西川任职。
以这种交互任职的人才交流方式,既可以选贤任能,又能够让保守排外的西川不再成为一个“独立王国”,再往长远里看,这还是防止士族门阀控制地方的有效手段。
各州各郡的士族门阀,一直都是大唐社稷的基石。
能得到他们的支持,政权就能够稳固维系;一旦失去他们的支持,纵然是天子也可能寸步难行。
这些门阀盘根错节,以操纵人事选拔任用为手段,把持地方军政事务,压制寒族庶族。盘剥百姓,激化民间矛盾。
从某种程度上说,门阀也是社稷的莫大毒瘤。
不过,纵然知道士族门阀带来的危害,也没有谁敢于真正对他们动手。
被称为窃国大盗的王莽,实际上应是一个超出时代无数的改革家,但他那包括土地国家化、酒盐铁国家专营、冰封奴隶制等等在内的改革措施。深深地伤害了士族门阀的利益。
最终,各大士族门阀蜂拥而起,王莽身死国灭,更留下身后篡臣奸佞之名。
代宗这些年也是经历过许多的事情,特别是接触到底层百姓。
他对门阀的影响危害认识颇深。也知道必须对门阀的势力加以控制削弱。
但类似于王莽那种直接强制的手段,却是不合时宜。
经李泌等人的筹谋,在人才选拔制度上,代宗以新科举制取代旧科举制;在地方官员配置上,逐渐扩大官员异地为官的范围……
这样的方法,虽然不能立时收取明显效果,但日积月累下来,同样能达到所追求的目的。
更关键的一点是,不会引起士族门阀的强烈反感。
就以大唐治下为例,地方士族门阀表面虽风光依然,但他们对地方军政事务的实际控制力与影响力,却已经在无形中被削弱了不少。
能在大唐治下诸州县见效,自然也可以适用于西川和其他州县。
将代宗和杨错迎入汉中,暂时代为主持大局的山南西道节度使张献恭立时禀报了几件要紧的事情
第一件事是与武陵蛮有关。
自田融身死之后,积怨颇深的蛮部在卫伯玉的设计下,已经陷入一场自相残杀地混战中。
而且,由于卫伯玉不断地添油加料。
战事的规模也犹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最后竟有半数以上地部族参与其中。历时一年的乱战中。数万蛮族青壮身死,伤残无数,而且农耕渔猎几乎陷于停滞,食物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量减少……原本就已元气大伤的武陵蛮,更是雪上加霜。
基本没有参与混战的容鹤洞主,在能够得到荆南节度使卫伯玉的援助的情况下,实力大增,更拉拢了不少部洞归附,顿时成为武陵蛮的头号势力。
依照卫伯玉的计策,容鹤洞主利用参与混战的部族实力大减的机会,在战事后期强势介入,一举掌控了局势。
而此时,素不理事的田融长兄田节被其族人推举出来,代替好战的田优成为族长。
田节孟节很明白族人的心思,更清楚自己的部族已面临覆亡的危险。
他一接任族长,就立即联络容鹤洞主,表示愿意让出由本族世代继任的武陵蛮大首领位置。
同时,田节还放低姿态与其他敌对部族求和。
扫除了最大障碍后,容鹤洞主顺理成章地接任蛮部大首领。
为了尽快稳定局势,容鹤洞主业已上表朝廷,陈归附之意,并奏请天子恩赐粮食以解决蛮部的饥荒。
表章在两日前送到长安,代为主持朝政的裴遵庆知道代宗即将抵达汉中郡,就飞鸽传书送到了汉中。


相关章节: 第146章 巧计献城第147章 一战而定第148章 妄图割据第149章 自作聪明第150章 安定西川第151章 暴露身份第152章 代宗幸蜀第153章 不幸遇刺第154章 不再信任第155章 西川安宁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