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267章 孙策倒大霉

第267章 孙策倒大霉


推荐阅读: 玄幻:卧底十年我成了绝世剑仙幸孕宠妻:战爷,晚安!洛诗涵战寒爵道医赘婿体坛之重开的苏神十八岁当上剑仙正常吗从四合院开启的完美人生摊牌了,我是富二代战狼王野女总裁的上门女婿(王婿叶凡)伊凯塔纳托斯(小草变成树)希腊新神纪伊凯塔纳托斯(庾少贤)的小说希腊新神纪(小草变成树)最新

第二天一早黄叙便来到曹昂房间向他辞行,说是要去广陵看望黄忠。
曹昂以大病初愈理应静养为由,劝他再修养一段时间,病都好了也不在乎这一两天的不是。
可惜黄叙是个犟脾气,执意要今天去,曹昂无奈,只好让华佗给他开一些调养的药,又给他准备马车护卫。
之后将魏延从牢中放出,官复原职,毕竟东莞的事是他整出来的,没理由让魏延顶缸。
春耕即将开始,徐州六部的重心不得不从其他方面转移到这个上来。
木工作坊不再打造家具,专攻曲辕犁和耧车等农具,打铁作坊也取消了兵器和锅碗瓢盆等物的锻造,专攻铁锹,铁锄,铁耙,铁叉等。
徐州数百万人口,对农具的需求量太大,作坊加工不急,曹昂不得不将一部分业务量摊牌给了军队。
张辽的第四军坐镇下邳,闲着也是闲着,干点活吧!除此之外,他还命卫宽带人收集粪便给土地施肥。
在这之前,大汉百姓从未给土地施过肥,更不知道肥料是个什么东西。
历史上用粪便当肥料的记载首次出现是在《齐民要术》中,距离现在还有二三百年呢。
农具,肥料都好解决,唯有耕牛是一大难题。
大汉的耕牛本就不多,徐州就更少了,要不然也不可能制定杀牛偿命的法律。
若在冀幽并三州曹昂还可以从草原想想办法,可徐州……连进口渠道都没有。
没办法,曹昂只好把马,驴,骡子等能用的牲口都用上,虽然没有耕牛耐力好,总比没有强不是。
东西打造好之后,工部组织了十六个教导队,上山下乡发放农具,教导种植。
去年徐州官员集体辞职,曹昂一气之下命数千黑袍军将士转业,任县令乡老亭长里长,半年下来这些人已经在当地扎下根来。
曹昂一声令下,这群基层官员与工部教导队联合出手,发放种子耕牛,教百姓改进后的耕种之法。
百姓听闻之后表现出了惊人的积极性,心中对曹昂的感激又深了一层。
新的刺史不但免税,还给他们发放耕牛农具,数千年来何时见过这种一心为民的官员?
当然,什么地方都不缺刺头,但在黑袍军出身的基层官员面前一个也横不起来,敢挑事,县里的警察分分钟将你扔进牢房,劳动改造去。
一片忙碌中,时间进入四月份,春耕正式开始。
这天中午,为了表示对春耕的重视,曹昂带着麾下文武在城外亲自播种。
一望无际的农田里到处都是百姓勤劳的身影,陈宫张辽等人也干的无比认真。
曹昂却一副没睡醒的样子,推着耧车走了半里便懒得动了,将车扔给胡三跑到田垄上休息。
刚坐下丁晓君就像个幽灵一样出现在他面前,将他让瓷器厂专门打造的水杯递了过来,说道:“我就说你没必要来,你压根不是干这活的料。”
曹昂没好气的说道:“作秀,作秀懂不,我不需要会种地,我只需要来到这里扶着犁走上一圈,让百姓知道他们的刺史老爷很重视农耕就行了,懂不?”
“就是骗人呗!”
丁晓君嗤之以鼻的说道:“果然当官的没一个好东西!”
曹昂:“……”这话就跟男人没一个好东西一样,纯属主观臆断。
曹昂懒得跟她争辩,扭头不理。
女人呐,你对她好时她故作矜持得寸进尺,你不理她时她又上赶着巴结。
丁晓君没话找话的说道:“这块地种的什么啊?”
曹昂回答:“粟!”
粟,就是谷子。
在曹昂记忆中,这玩意除了熬小米粥之外没什么卵用,既不能做面粉,也不能蒸米饭,顶多算个辅助产品。
大汉却截然相反,北方数州的主要作物不是麦子,而是谷子。
原因也很让人心酸,谷子的产量比麦子高,仅此而已。
“哦……”丁晓君托了一个长长的尾音,借此表达对曹昂敷衍自己的不满。
曹昂扭过头来说道:“你来徐州也快两个月了,真不打算回去看看舅舅,他可来信说了,挺关心你的。”
“要你管?”


相关章节: 第262章 出门没看黄历第263章 惊喜,不是奇迹第264章 诈尸了第265章 回到下邳第266章 我可能撑不住了第268章 港口建成第269章 英明神武曹孟德号第270章 哥掐指一算第271章 你怎么不去第272章 海啸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