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埋葬大清 第一百六十三章 人口不够用了

第一百六十三章 人口不够用了


推荐阅读: 长宁将军我的基因无限进化奥能之辉士兵突击之侦察尖兵穿越后我凭读书拯救世界重生我真没想当暖男叶栗陆柏庭我在御兽世界里卖盲盒重生三国从养鸡开始你们别来搞我啊在吞噬星空当神豪的我真的太难了灵武家族崛起

要论到做皇帝,开局一个碗的老朱绝对称得上是皇帝当中的天花板,别说康麻子跟钱聋这种不入流的小辣鸡,就连大名鼎鼎的李二凤也得对老朱说一声佩服。
义务教育牛逼吧?老朱搞过,而且连校服、请假、学分制度都搞出来了。
五十五个vip制度牛逼吧?老朱不仅搞过,而且还是反着搞的——比如懂的都懂的不能走在道路中间、只允许穿猪皮靴子、又比如说诸族禁自相嫁娶。
“凡蒙古、色目人,听与中国人为婚姻,务要两相情愿,不许本类自相嫁娶,违者杖八十,男女入官为奴。其中国人不愿与诸回、钦察为婚姻者,听从本类自相嫁娶,不在禁限。”
这种操作,才是真正的融合,而不是给几个小数加v。
但是吧,兴许是刑部的小吏在照抄《大明律》的时候走神了,又或许是朱劲松拿到的《大明律》是被钱聋老狗删改过的,总之就是最后一句“其中……不在禁限”这句话不见了。
对于这种情况,朱劲松能怎么办?当然是选择凉拦咯,难不成要重修一遍《大明律》?
然而《大明律》让很多人都不满意。
众所周知,朱劲松向来是个十分民主的皇帝,做事之前都会尊重百姓的意见——比如朱劲松刚刚登基的那一年,也就是民间据说的“圣皇元年”,大明朝廷曾经进行过一次人口普查与登记。
按照朱劲松的要求,大明各地方的官府都在登记之时询问了百姓的意见:“是否承认自己是大明百姓?要不要把民族改成汉?”
一切都是自愿,绝对不存在什么强迫不强迫的,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大明百姓的可以限期离开,而愿意承认自己是大明百姓也都很愿意把民族那一栏改成汉,毕竟涉及到了读书、从军、入仕、税率等等一大堆的问题。
很民主,对吧?
但是你让甘肃田五怎么想?让人家挑筋胡同的蓝帽诸回,也就是一赐乐业人怎么想?
你朱皇帝这不是欺人太甚么!
至于说什么有一赐乐业人做过锦衣卫,还因举报周王朱橚谋反有功而被成祖皇帝赐了“赵”姓,挑筋胡同的一赐乐业人则是表示不知道,不可能。
【讲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www.mimiread.com 安卓苹果均可。】
而且他们还想享受除了从军以外的一切福利待遇,比如说分地、分宅基地、子女免费进入社学读书、跟大明商人相同的税率、同样的做官资格等等,而且还不愿意离开挑筋胡同,理由就是“祖居之地”。
当然,非要让他们离开也行,那就是朱劲松或者大明朝廷必须安排船只,送他们回到真正的祖地。
对于这种情况,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也很无奈。
人家不愿意,朱劲松也不可能强求,而大明的国库又十分空虚,刘怀文这个财政系统的扛把子还时不时的堵着行宫大门要钱买猫呢,哪儿来的钱安排船只送他们回归一赐乐业?
无奈之下,朱劲松也只能把这事儿交待给了中军都督府和右军都督府去办,以便于加快大明修建道路的速度。
(这部分不细写了,理解万岁)
……
大明乱七八糟的破事儿挺多,多到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都感觉闹心,甚至有一种按下葫芦起来瓢的感觉。
那些傻缺书生的问题刚解决,禁自相嫁娶这边就出了问题,等到解决了自相嫁娶的问题,顺便把甘肃也收回之后,交趾那边儿又出了新的问题。
先是白子期打着“奉黎维祁还朝”的旗号举兵进入安南,接着朱劲松又派人跟白子期勾搭上了,表示只要白子期能够平定交趾,等到恰当的时候让黎维祁暴毙,名正言顺的让安南除国,朱劲松就册封白子期为安乐侯。
白子期寻思着安乐侯虽然比安乐公低了一级,可是安乐侯这封号也安全啊,最起码不用担心什么牵机药之类的,所以白子期也就应了下来。
但是等白子期带兵进入安南以后,才发现安南的情况跟广西那边儿相差甚远——语言不通倒还好说一些,毕竟安南这边的世家大族


相关章节: 第一百五十八章 请陛下大选秀女!第一百五十九章 朝鲜凉了第一百六十章 大清的百年布局!第一百六十一章 朱皇帝是个好脾气?第一百六十二章 糠钱?还有个庸!第一百六十四章 勿谓言之不预第一百六十五章 这里是灯塔!第一百六十六章 郑和后裔?第一百六十七章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还是要脸的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