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回到清朝做盐商 第二十九章 给琦善支招

第二十九章 给琦善支招


推荐阅读: 亮剑:超级士兵神算千金美又飒不败神婿杨辰秦惜星际养娃种田忙嫡女医妃权倾天下都市:从急诊科开始穿越后的我在灵能星空当总督走出十里坊马云腾第一薅神(芊舟)玉连城(柳风折)诸天从陆小凤开始这个吞金兽不好养

,马匹倒是有很多。
这些人为了搞钱抽大烟,在扬州城北可谓是刮地三尺,北面的百姓被他们霍霍个遍,以至于再没有一点油水可以搜刮。听说董书恒要买马,这些人一个个争先恐后,董书恒最后不得不追加数量。
正因为如此,董书恒和他的警卫连才能够骑马代步。虽然他们的技术比不上真正的骑兵,但是骑着马总归比步行更快、更省力。
董书恒这次来北大营,时间非常的赶,新兵的训练即将结束,他必须抓紧时间完成部队的整编磨合。这次部队一下子扩大了七倍,如果不整编好,很可能会导致部队整体战斗力下降。
江北大营其实是一大片的联营,整个江北大营一共有驻军2万5千余人,他们之中有陕西河南的绿营,也有直隶、蒙古的八旗,分属很多个统领。期中最能战的要数胜宝的八旗骑兵了。
琦善这个老家伙,自然不住在军营,他正在扬州城北的袁家花园住着呢,每天他都要用半天是时间来听戏,半天时间睡觉。找他谈公事都要提前下帖子预约才行。
琦善就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一生起起伏伏,35岁就做到了两江总督,现在朝廷再次给了他一个两江总督,他自然一点也不感冒。他现在就想着能够安全地从位子上退休,至于攻打太平军,是一点积极性也没有。
董书恒到了园门口,已经有家奴在门口侯着,这些四九城跟出来的旗人家奴,一个个鼻孔朝天,哪怕你是朝廷命官,也不放在眼中。用人家的话说,站在北京城的城墙上随便扔下一块砖头都能砸到个三品上。
那他们认什么呢?银子啊!
董书恒随手抛个银锭,那家奴反手就抄进袖中,动作快得像个武林高手。
“提督大人,咱们总督大人正在后园子里听曲呢,昨儿刚到了个徽州班子,那当班花旦漂亮的很呢!”那家奴笑道,仿佛突然变了个人似的。
“哦,下官岂不是打扰了总督大人雅兴。”
“无妨,董大人不知道,我们提督大人最喜欢边听戏边谈正事。您请随小的过去。”
这个园子是典型的江南园林样式,“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徜徉在这园子之中,仿佛朗读诗文一般的酣畅淋漓,这是园子无处不在的诗情。怪不得人家都说江南园林是诗情与画意的物化,无处不入画,无景不入诗。
看着看着,董书恒突然想自己啥时候也能弄个这样的园子,携二三美同住,岂不快哉。然后,他使劲地摇了摇头,现在革命刚刚开始,自己怎么就开始堕落了呢!
一连穿过了几个花门,终于听到了前方有吹啦弹唱的声音。董书恒加快脚步,走进一个院子。这院子二三十米长宽,南墙位置搭了个戏棚子,五六个戏子正在唱戏。
院子北面有一个茶棚,棚子下面,一位身穿一品朝服,身形枯瘦的老人躺在太师椅上,身旁的小几上摆着一个紫砂茶壶,茶壶边上还有一个玉制的鼻烟壶。一个俏丽的小丫鬟矗立一旁,手里捧着一个大水壶。
老人的下巴上留着一撮胡须,眼眶微微有些凹陷,头发花白稀疏,旁边站着十几个护卫。都说琦善身体不好原来是真的。
董书恒一个快速的小碎步正欲上前行礼,琦善挥了挥手,漫不经心地指了指旁边的一个座位,董书恒会意,坐了过去。董书恒半个屁股搭在椅子上虚坐在那儿,看着琦善,未敢开口。琦善说道:“老夫拖个大,叫你一句书恒,你这孩子很好,懂事!”
“老大人过奖了,小子只是做了分内之事,老大人的提携之恩,小子没齿难忘。”董书恒小声说道。
“嗯,书恒,你也听说了,朝廷现在压的紧,清流那边也跟着起哄,老夫这里也是顶不住了。要我说这扬州的长毛长久不了。早晚要退回去,为什么非要主动攻击呢?这能不打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策嘛。”
“大人说的是。”董书恒附和到。
“都说僧格林沁说是大清最能打的,可是却被北上的长毛和捻匪拖着鼻子走。北边那可是朝廷的根基,所以朝廷急啊,想让南边搞点动静牵制一下长毛


相关章节: 第二十四章 返乡记第二十五章 商业帝国第二十六章 噩梦第二十七章 女长毛杨兮妹第二十八章 布局欧洲第三十章 初遇天地会第三十一章 知识的力量第三十二章 工业和银元第三十三章 整军备武第三十四章 十万民兵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