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回到清朝做盐商 第二〇一章 剪辫子

第二〇一章 剪辫子


推荐阅读: 亮剑:超级士兵神算千金美又飒不败神婿杨辰秦惜星际养娃种田忙嫡女医妃权倾天下都市:从急诊科开始穿越后的我在灵能星空当总督走出十里坊马云腾第一薅神(芊舟)玉连城(柳风折)诸天从陆小凤开始这个吞金兽不好养

哪边?董书恒心中已经有了打算。不过现在开建还是有些早了,要再等一段时间。
至于兵器的生产董书恒准备另行组建一个兵工厂,如果都集中在大丰兵工厂一个地方形成不了竞争效应。
现在是创业初期,大家自然是撸起袖子加油干。
但是,董书恒非常清楚,一旦时间长了,人员和体制都会逐渐僵化,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将自己工作第一年和工作第十年做个对比就能理解。
本来董书恒还准备去上海看看,自从淮海公司在苏州河畔开发住宅并且允许外国人购买以来,上海的外滩到苏州和区域逐渐繁华了起来。
以前只在外滩沿着黄浦江一条线上,租界的位置比较繁华,但毕竟地方小,充其量看起来就像一个小镇。
现在黄浦江和苏州河之间的一片区域全部开发了出来,称为上海新城。
很多洋人还有各地的富商聚集到了这里,置办家业。洋人是不能直接买地的,他们只能购买开发好的别墅,而且价格贼贵。
不过人家淮海公司开发的别墅建得好呀,服务也棒棒哒!所以还是有很多洋人抢着购买。本国的富商就没那么麻烦了,他们可以直接买地。
上海县用卖地预售款,直接向住在当地的百姓砸钱,将百姓迁出安置,空出的土地相当于白纸上做城市规划,公共区域、住宅、道路,近代化的供水排水系统,全部都规划得好好的。
土地都是直接分好的,那些富商只能选择买哪块,不能想买多少就多少。
而且,上面的建筑建成什么样子,也要根据统一的规划来。
在董书恒的规划中,上海要建成国际大都市,可不能给中国的那些富商建成一个大宅院云集之地,这样以后哪来的发展空间。
新城没有城墙,道路都规划的非常宽阔。许多人都不大理解,为什么要留这么宽的路,上面都可以并行十几辆马车了,根本就是在浪费土地。
不过这么宽的地方也没全都修成路,而是在中间修了宽宽的绿化带。让人看了之后耳目一新。等以后路不够用了,就可以拆了绿化带,将路拓宽。
只有董书恒自己一个人知道,今后的上海会有多么的堵。与其到时候想办法花大代价去拆迁房屋,还不如现在就一步到位呢。
在大丰的当天晚上,董叔恒就收到了从浦口发过来急电。天京城的杨秀清又搞事了。
说到电报,现在江苏的电报网已经基本上要铺好。电报的铺设本就是一件很快的事情,不像修铁路那样慢慢悠悠的。
现在走在路上到处都能看到黑乎乎的电线杆子,这些电线杆子都是用原木经过烧灼处理后制成的。
现在淮海军最不缺的就是木材,去远东的船回来之后基本上没什么东西可带回来,只能带着加工好的原木回来。
一开始的时候还有人会把电线杆子偷走,不过后来抓了一批人,再加上各地都加强教育之后,才基本上杜绝了这样的事情。
我们再来说杨秀清,之前在过寿的时候狠狠地摆了洪秀全一道。让他的心中大为舒爽。
过寿之后,他又发布军令将带兵的诸王全部安排到了外地。翼王石达开还是驻守在安庆,防着西边的湖北鄂军,
北王韦昌辉被安排到了江西南昌,一面防着西边的湘军,一面防着北东边的淮海军。
燕王秦日纲被安排的到丹阳驻军,原来驻守镇江的罗大纲则被安排到了安徽庐州,驻守安徽江北的部分。
三王被安排出京的时候心情各不相同。东王府寿宴上的情形,众人都看在眼中,杨秀清的嚣张跋扈,让诸王都心生不悦。
天王虽然暗中联络了翼王和北王,但是并没有下定好决心,况且诸王带兵在京中,杨秀清必然防备着,因此也没有下手的机会。
石达开离开天京城的时候看了眼巍峨的天京城墙,心里头不是滋味。
他在心里头说:千万别发生事情!一旦要发生事情,后果不堪设想啊!不知为什么,石达开虎目之中眼泪淌下来,可见他的心情多么的沉重。


相关章节: 第一九六章 首舰下水第一九七章 新思想的萌芽第一九八章 新阶层第一九九章 新问题第二〇〇章 新生活运动第二〇二章 韦昌辉的野望(天气好热,求票!)第二〇三章 杨秀清的谋划第二〇四章 洪秀全的应对(召唤绿毛龟)第二〇五章 苦肉计第二〇六章 谋江宁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