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回到清朝做盐商 第二五九 多方来贺

第二五九 多方来贺


推荐阅读: 亮剑:超级士兵神算千金美又飒不败神婿杨辰秦惜星际养娃种田忙嫡女医妃权倾天下都市:从急诊科开始穿越后的我在灵能星空当总督走出十里坊马云腾第一薅神(芊舟)玉连城(柳风折)诸天从陆小凤开始这个吞金兽不好养

加婚礼的,不如说他们是来找淮海军谈判的。
英法自然是要催促董书恒这边尽快出兵克里米亚。
董书恒的回答很简单,只要你们的船到位了,我这边立马就能出兵。
英法本来的打算是想让淮海军先用自己的船,或者是租用船只先把兵派过去,然后他俩这边再交付船只。
但这在董书恒看来是不可能的,董书恒甚至允许他们派人到大丰去看一眼淮海军这边编练的远征军,以示自己的诚意。
幕府在淮海军支持下,现在基本上稳定了自己的地位,不过他们希望淮海军能够出动海军去帮他们平掉剩下的几个强藩。
这几个强藩在上次被淮海军教训了之后,现在都很清楚,依靠自己原来的旧军队是没法子跟幕府还有淮海军对抗。
所以现在一个个都开始穷兵黩武,砸锅卖铁地购买武器装备。
而他们购买武器的对象正是美国老,麦莲的首先现在跟这些强藩走的很近。尤其是肥前藩,坐拥长崎这个日本的与西方国家唯一的一个开放口岸。
更是成了美国与各大强藩交往的纽带。
为了给淮海军添乱子,麦莲甚至命令商人们低价将最先进的来复枪卖给他们。
所以近来日本的形式愈发的紧张,几大强藩,除了已经臣服的萨摩之外,都在厉兵秣马。
甚至出现了多次强藩针对幕府底下亲近大名的军事挑衅。
而且,几大强藩在幕府发出警告的情况下依然我行我素。这就是赤裸裸地挑衅幕府的权威了。
那些人似乎是在试探幕府的底线,或者说是淮海军的底线。
为此董书恒答应销售一批装备给幕府手下的大名。
董书恒还劝说幕府先不要亲自入场。可以将临近几大强藩的大名武装起来,让他们的去跟几大强藩争斗。
这些大名有幕府的财力支撑,而那几个强藩哪来的财力跟幕府斗呢?
董书恒的分析非常在理,幕府欣然同意。
董书恒固然不希望日本下面的大名一团和气。幕府同样不希望如此。
幕府也需要在调和各个大名之间的争斗中提高自己的威信。
朝鲜金氏的到来,则是希望淮海军能够尽快交付他们购买的武器装备,他们这边的讨伐大军都已经准备好了。
可是听说北边的那股太平军也在整军备武。大同江上甚至依托平壤城建立了一座炮台。
这些太平军的哪里来的这么多火炮啊?总不会是清国提供的吧?
金氏也知道这肯定是淮海军的小动作。但是没有证据,又能怎么办呢?
他们担心激怒淮海军,这事提都没敢提。
南阳的华人小国很多本来在这几年都要被荷兰人给灭掉了,尤其是婆罗洲,不仅有荷兰人,还有英国人也想得到那里。
不过,自从投靠了淮海军之后,淮海军派出军官团帮他们训练军队,倒是好好地教训了一下那些不知好歹的土著。
他们也拿出了土地给淮海军建立农场。随着淮海在南洋农场的增多,自保的实力越来越强。
这些华人小国也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他们划给淮海军的土地都是在自己跟土著人的交界处,这样随着淮海军农场的扩张,这些农场就将土著跟他们分割开来。
不过,对此董书恒也无所谓。这样正好方便淮海军农场的扩张。反正土著的土地就是淮海军的土地。
对于土著,农场的民兵可不像华人小国军队那样手下留情。
侵犯淮海军农场的土著部落,得到的惩罚就是整个部落的消失。
反正淮海军开发雨林也需要大量的人力,这些土著的俘虏正好可以去干这些危险的工作。
有了对抗疟疾的药物,华人再也不用害怕雨林。
南洋这里的气候环境非常地适合种田。妥妥地一年三熟。只要清理掉雨林,就可以立马种田。
有了南洋的粮食支持,董书恒才能够放开手去移民。限制移民最大的因素也就是粮食。
在内陆招募移民需要大量粮食。
在灾年,老百姓只认粮食,就连金银都不管用。穷苦人家卖儿卖女只收粮食。一袋粮食也许


相关章节: 第二五四章 未来的政体(求票!)第二五五章 挺进月亮湖第二五六章 哥萨克的末日第二五七章 婚礼(感谢海绿毛龟)第二五八章 准备发动第二六〇章 宝石凤冠(票满就加更!)第二六一章 意外相遇(加更求票,求订阅!)第二六二章 热闹的背后第二六三章 虎妻第二六四章 不一样的新婚之夜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