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回到清朝做盐商 第二九四章 踏雪入太行(大章求票!)

第二九四章 踏雪入太行(大章求票!)


推荐阅读: 亮剑:超级士兵神算千金美又飒不败神婿杨辰秦惜星际养娃种田忙嫡女医妃权倾天下都市:从急诊科开始穿越后的我在灵能星空当总督走出十里坊马云腾第一薅神(芊舟)玉连城(柳风折)诸天从陆小凤开始这个吞金兽不好养

前进着。
董书恒这次出来的时间不长,所以中途董书恒并不准备下船。
只能在船上看看两岸的变化。
淮安府以农业为主,这里没有什么重工业。
董书恒看到的大多是农田。
很多河边的农田都是修整河堤之后新开辟出来的。
修整河堤时挖出的河泥就是这些新田的上层。
所以这些田地里绿油油的麦苗,长势非常好,行垄之间露出的土壤都是黑黝黝的,跟其他地方的黄土截然不同。
大片的农田的中间,每隔一段路程就能够看到一个村落。
这两年稳定的社会环境,加上淮海军减少农税,废除丁税以及徭役。
农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分地的政策大大增加了农村自耕农的数量。这些人才是农村发展的基础。
当然淮海军的农场也变相带动了农村的发展。
农场的种植理念可以带动周围农民农业技术革新。
要知道,普通的老百姓是没有能力进行农业研发,地主倒是有能力,但是不会去做。
另外,普通的农民一般也不会尝试新作物的种植。所以像玉米、甘薯、土豆这些高产作物传到中国几百年了,还没有完全推广开来。
但是农场却能够整合资源去做农业研发,去尝试新作物的种植。
到了后世,中国的农村再次尝试推广农场化种植,就是因为这种种植模式确实比分散的小农模式要更加高效。
等到以后工业化布局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董书恒还是准备推广农场化种植模式。
以后哪怕灭了满清,淮海军的农场还是要继续发展下去。而且董书恒还会支持更多的个人建立农场。
耕种土地以后会有很多,很多!
到了徐州之后,运河两岸就能够不时的看到高高的烟囱,烟囱里连绵不断地向外冒着黑烟。
在后世这意味着环境污染,一般只有在落后的地方才有这样的工厂。
发达的地方早以将这些污染严重的工厂淘汰调了。
人们看到了之后总会忍不住表露出鄙夷的神色。
但是现在,这些烟囱在董书恒的眼中却是充满美感。
这代表着工业的力量。这些重工企业就是淮海军搞工业化的基础。
一直到二十世纪中期,煤炭和钢铁的产量都还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表现。
在工业能力的排名中,这两项指标占有很大的比例。
上世纪的五十年代,我们还就钢铁产量,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
现在江苏徐州和江西萍乡是淮海军的两大产煤基地,萍乡的煤矿还在起步阶段,徐州的煤矿已经走上正轨了。
另外这里也是淮海军的主要的钢铁产区。
同时,这里还有一些铸造厂,大型机械制造厂。淮·克集团的第一个铁路机车制造厂也建在这里。
船队继续前进,董书恒远远地看到一个钢架铁路桥横跨运河。
这座桥上通过的是连接徐州和海州的铁路,徐州的产的煤矿和铁矿可以通过铁路运到海州,直接到达海边的港口。
该铁路在海州有一条支线直通港口。
在淮海军的铁路体系中,徐海段较早完工通车。
从徐州往南,这条铁路延伸到凤阳府,也就是后世蚌埠的所在地,然后到达庐州,接着往东南直达浦口。
从海州往南到盐城、大丰、东台、高邮、扬州浦口。整条铁路绕着江苏安徽转了一圈。
董书恒想在长江上建造铁路桥的设想还在设想阶段。
目前实施起来还有困难。
现在淮海军在铁路建设上只能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
要是董书恒没有记错的话,前世再过一百年,才在武汉出现第一座跨江大桥。
过了徐州就到了山东境内,在山东靠近运河的地方是淮海军的天下,当地虽然还是清廷的官员。
但是在桂中行的运作下,靠近运河的城市,基本上是青帮的地盘,当地的官府基本上不敢过问运河之事。
淮海军的运河水师正常巡视这里,当地官府只当视而不见。
谁都不想给自己找麻烦。爱管闲事的人,出门之后容易遇到厄运,不


相关章节: 第二八九章 灭清时间表第二九〇章 各方反应第二九一章 夫妻夜话(大章奉上)第二九二章 机枪出世第二九三章 石达开的使者第二九五章 井陉县城第二九六章 就叫董华第二九七章 真正的敌人第二九八章 叛变第二九九章 里应外合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