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回到清朝做盐商 第六二〇章 远方的消息

第六二〇章 远方的消息


推荐阅读: 亮剑:超级士兵神算千金美又飒不败神婿杨辰秦惜星际养娃种田忙嫡女医妃权倾天下都市:从急诊科开始穿越后的我在灵能星空当总督走出十里坊马云腾第一薅神(芊舟)玉连城(柳风折)诸天从陆小凤开始这个吞金兽不好养

科技能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巨大的转变。
炎热的天气给热带地区带来了丰富的物产,也让这里更容易滋生疫病。
这就是为什么热带地区在古代很难发展出强大的文明。
这问题,之前已经阐述过。
而科技恰恰能够改变这种状况。
科技也是人类社会活动方式改变的源泉。
比如有了空调之后,夏日里就没有人在去外面的大树下乘凉了,集体活动随之减少。
宅男、宅女越来越多。
我们现在的很多社会现象都是科技带来的结果。没有手机之前就没有低头族。
董书恒是希望复兴军的官员能够更快地接受科技带来的转变。
尤其是董书恒一直想要率先一部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这需要多方面的积极因素相配合。
要在全社会进行电气化改造,那么复兴军的地方官要能够带头接受这些新事物。
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电气化更快地推广开来。
满清的洋务运动为什么搞不好?
因为除了一些搞洋务的官员之外。大部分的满清官员都对洋务运动持抵触的态度。
当年,英国人为了展示自己的铁路技术。在京城铺设了一条铁轨。还免费送了两个火车头。
但是群臣们做的是什么啊?老佛爷竟然让朝廷出钱,叫人家英国人再将铁轨和火车头都给拆了。
澜沧行省和湄公行省都是低矮的高原山地地形。而且水流密布,河道都存在落差,而且也不是太大。
这里非常适合水电的发展。
而且这里的矿产资源丰富。采矿和冶炼都需要大量的电力,正好适合水电以及用电工业一体化发展。
首先要让这里的官员认识到电力能够带来的好处。要不然对于电力的推广必然会造成阻碍。
为了推广电气化,董书恒可谓是操碎了心。
电力发出来必须要有人用。尤其是水电,机组几乎是一直处在运转的状态中。
那么就要有相应的终端将电力消耗掉。
仅仅发电,没有人用,或者是电力的使用不均衡。就会造成电能被阻遏在输电线路中。
线路中的电流增加,电压就会升高,从而就有可能将线路烧毁。甚至还会影响到发电机。
这些知识可不是董书恒从前世带来的。这都是他跟着徐寿后面学来的。
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试探,董书恒终于确认了徐寿不是穿越者。
这个仅凭借着一张杂志中的图片就能够造出蒸汽机的牛人,就是所谓的天才。
以前,董书恒不认为这世上有什么天才,但是现在见到徐寿做了那么多的东西,他终于屈服了,天才真的存在。
而且就在他的身边。
这也坚定了他培养自家科技人才的决心。在此之前很多研究领域都是引进的欧罗巴人在引领。
这些来自欧罗巴的白人,确实为复兴军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但是这可不是长远之计。
这几年复兴军自己培养的读书人中出现了很多在各个学科领域拔尖的人。
这些人之前学习的都是圣人文章,但是他们在进入了新的领域之后,却展现出了极高的天赋。
这就相当于一帮子高中之前的只学语文、历史的学生去上理工科的大学,其中有些可能还学过小学数学。
不过这些人却能够在几年的时间就完成学业,而且还能够展露头角。
由此可见,语文才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啊!
“总统,我们明白,也就是说,我们以后要发展水果产业,现在就要将玻璃厂或者制陶厂建起来。最好是能够将道路也修缮好,还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物流行业。”
庞博终于心领神会。董书恒给他讲的是产业布局,这个时代很少有人能够注意到这一点。
中国古代少有文人会去研究商业。这方面的书籍少之又少。
商业实际上也是一门学问,生产、销售、物流等都有学问。
那位生意做的好的人,人们会说他掌握了生意经。实际上就是这个人掌握了做生意的学问。
董书恒一直强调地方上的官府要以经济建设为


相关章节: 第六一六章 半小时海战第六一七章 错综复杂的形式第六一七章 货币一体化第六一八章 董氏的加州第六一九章 亚伯拉罕第六二一章 七条军令第六二二章 拦路虎第六二三章 第二场海战第六二四章 金边会议第六二五章 南圻之乱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