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 第三十四章我旁边坐了个傻子

第三十四章我旁边坐了个傻子


推荐阅读: 我的词条无限提升(敖景)最新隋末扬旌秦羽(敖景)我的词条无限提升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砸锅卖铁去修仙终焉使徒无限放映厅:开局播放奥创灭世经脉连通能量位面我家大师兄很强就是有点懒仙武长生随机返利:我传功就无敌了绝世战神沈七夜林初雪

2月底的沪上乍暖还寒。
谷庵升与郑观应从汇中饭店走出,各自伸手接过随从手上备着的大衣。老谷的是一件呢子风衣,郑会办的则是一件毛皮大氅,郑是广东人,年纪又大,怕风寒。
正巧,门口走过一队戴着头巾的巡逻阿三, 行人连忙避退,若论殖民地的治理,英国堪称当世第一,阿三们一个个服服帖帖,但却是眼高于顶。提个棍子就喜欢在街道上转悠,似乎在给主子说, 爸爸, 看我多努力工作。
郑观应眼神中闪过复杂,谷庵升却是双眼微微眯起, 英租界这块最是恶心人。
“谷掌柜,走走?”
“那就走走!”就当是陪老年人消食了。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郑观应又接过随从早就准备的好的暖手香炉,胳膊与手没入大氅,仿佛一个带着脑袋的人形伞状物。
俩人向着黄浦江边走去,如今的沪上分为三个区域,沪上县城、法租界与公共租界,公共租界又分东、西、北、中四区,中区也称英租界、北区为美租界,都是如今黄浦江陆家嘴对面的区域,也就是浦西最为繁华的街道。法租界也有部分在黄浦江边,如同一個“丁”字形。
天色慢慢昏黄下来,黄浦江上商船依旧川流不止。
站在江边,郑观应看了半晌, 指着江对面繁忙的两处码头说道:“那里是太古码头、那里是怡和码头!”
太古、怡和洋行是英国的公司, 1860后控制着长江上的货运, 轮船招商局成立的目的便是抢回这一部分市场, 之后更是加入与英资太古洋行的激烈竞争。
“那里应该是招商码头了吧!”谷庵升指着太古码头往前一处区域说道, 在这里看是看不到了,但方向是对的。
“嗯!”
“李中堂还是有远见的,招商局官督商办也的确从洋人手里抢回来不少的市场。”谷庵升说道,轮船招商局也的确从太古洋行手里抢回来不少的货运生意,也算是为国人的自主性做出了贡献。
“是啊,但是还是不彻底,国家积弱啊。”郑观应略做感慨,随即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期待:“不知何时你们汉耀的东家能来一趟沪上?”
对于朱传文,郑观应很是好奇,因为山西人的原因,晚清的票号业务很是发达,这其实是在1860年前旺盛的生产力带来的必然因素,钱通天下,货才能通天下。
关东更是如此,虽然徐世昌对于关东的改革虽然解决了一部分,但关东发展还是需要钱,钱庄、票号依旧存在, 仅仅是整治了金融体系杂乱的大方向。在这样的地方出现了一家实业,不同于安徽、沪上兴起的纺织、面粉,而更是直接步入了机器制造,这能力委实不小。
从炮开国门后,郑观应作为少有睁眼看世界的人物,其实先后总结过很多不足,现在的票号业务其实已然成为了一个弊端,没钱可挣,这些票号成了放利子钱的毒瘤,满大清都是如此,乡间更甚。
清国要赶上西方,光改经济是不行的,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变革,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重构,是社会的全面改造,凤凰需浴火重生,方才能涅槃。这一思想其实在他所著的《盛世危言》中有着详细的描述。
盛世仅仅是吹捧,危言才是核心。
“郑会办,我们东家也是很仰慕您,但是您知道的,东家现任冰城公议会副会长,每天还要处理一些冰城的事物,实在是身不由己。”谷庵升代表朱传文拒绝道,来沪上,以自己东家现在的性格那是想都不要想了,这瓷房子的安保不断加强,暗处更是有多双眼睛在盯梢,让一众掌柜在茶余饭后放心中,更是觉得安心。
朱传文可是汉耀的灵魂!
谷庵升这话说的其实也不是拍马屁,《盛世危言》的大名朱传文可是听说过,这本书光绪帝曾经下令刊印2000册分发一个个高官大臣,虽然汉耀收集到的是后来的盗版,但也不免对其中一些思量的赞同,对其人可谓是神交良久。说实话,这一时期涌现的人才堪比历朝历代开国时的人才济济,当然欺世盗名之辈也是最多。
“可惜


相关章节: 第二十九章清冰行动第三十章进口石油第三十一章汉耀美国分公司第三十二章销售产品第三十三章万国禁烟会(已校对)第三十五章坐庄(已校对)第三十六章抓了个日本华族第三十七章汉耀开学(已校对)第三十八章一年之计在于春第三十九章云指挥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