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孝与不孝生死绕 竹篮打水叹步阐

竹篮打水叹步阐


推荐阅读: 综武世界的宋青书末土之旅系统迟到五年,开局镇灭圣地直播手艺大师医者无双全球抽卡后我被迫欧皇了大明:开局被弃,永乐求我称帝让你代管新兵连,竟练成特种部队了?小单位种族对决:开局抽到华夏龙族蓝灵沐神特编第一作战连

三月江南,莺飞草长,万物葱茏,生机昂扬。值此人间美妙时段,地处时下浙江省绍兴市会稽山脉的一个山村,一大群男女村民,围着三个一身充满洒脱的年轻书生,目不转睛,耳皆纳声,不时报以鼓掌喝彩。那个热闹,似闹元宵,那个欢乐,如欢鹊叫。
这幕镜头,发生于东汉末年期间的公元201年。稍懂这一历史时期的读者都知道,其时的中国大地,正被大小军阀"浑水摸鱼"。黄巾起义后延发的各种社会问题,无不以"存在即合理"的哲学面目,呈现在纸张早己泛黄的各种典籍中。于是乎,"三个英杰俊才神游江南"的故事,也就穿越时空,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乐道的经典。
成就这个经典的三个书生,名叫诸葛瑾、步骘、严畯,他们通过游历江南山水、一路赋诗著文的方式,宣扬自己,以至孙权在闻知他们三人的事迹后,抛出了橄榄枝。
之后诸葛瑾、步骘、严畯三人,皆为东吴的发展壮大,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但可悲的是,公元253年,诸葛瑾的后嗣被吴国诛灭殆尽;公元272年,步骘的后嗣被吴国诛灭殆尽;严畯的后嗣结局如何,在此留个悬念,敬请读者在我所写的有关严畯人生走向之文中,去寻找答案。
基于已在多篇文章写了诸葛瑾一脉从辉煌到绝迹的过程与原因,故不再赘述,今天只讲步骘一脉因何走向覆亡的原因。
公元244年,步骘逝于丞相任上。步骘有两子,长子步协,次子步阐。按照东吴体制,步协承继爵位,掌控步骘所属军队。但不幸的是,时隔二十年,步协谢世。于是步阐走向"前台"。
步阐,出生年月不详,字仲思,临淮郡淮阴县,即时下江苏省淮阴市人。公元264年左右,步协去世。其长子步玑嗣侯爵。作为步协之弟的步阐,继为西陵督,加昭武将军,封西亭侯。
公元264年九月,吴景帝孙休驾崩,因其子年幼,难以应对蜀汉刚灭、交址叛乱等严峻的国内外政治形势,众臣遂拥废太子孙和之子孙皓继位。
翌年九月,步阐从战略安危考虑,上表请求孙皓迁都武昌,即时下湖北省鄂州市。坐上帝位刚满一年的孙皓,图个新鲜,即予批准实施。不想鄂州地处长江中游,物资从江东逆江运输,十分不便,民怨沸腾,加上建业,即时下南京本土大族反对迁都,孙皓便在次年十二月停止此举,心中则对步阐多少滋了些怨。
孙皓是东吴末代皇帝。坐上帝位初期,他礼贤下士,开宗明礼,但随着羽翼丰满,根基扎实,就显独裁习性,以致到了后来,连当初竭力拥他为帝的大臣、亲信,都有了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之感。惟因如此,也就催生了步阐叛吴投晋的事件。
公元272年八月,孙皓征召步阐前往京城履职绕帐督。步阐一家自其父亲步骘开始,又经步协到步阐,父子三人在西陵,即时下湖北省宜昌市,经营了四十余年。突然接到离开西陵的诏令,步阐深感不安,觉得可能有人在背后诬陷了自己,导致孙皓动手清除他了。
为了逃避被"宰"厄运,步阐迅即与晋国接洽投降事宜。为表诚心,他将步协两子步玑、步璿,先行送往晋国首都洛阳作为人质。晋武帝司马炎于是采信,任命步阐都督西陵诸军事、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兼遥领交州牧,封宜都侯。同时任命步协的长子步玑为监督江陵军事、左将军、散骑常侍、卢陵太守,改封江陵侯。这里说明一下,其时江陵、卢陵都在吴国控制区内,因此这些官职与爵位都属虚封。步玑之弟步璿,则被委任为给事中、宣威将军,封都乡侯。
闻知步阐举城降晋,孙皓大惊,即遣大将军陆抗整军攻击步阐,以确保有着战略屏障作用的西陵,仍属吴国。为了占有西陵,司马炎即派荆州刺史杨肇前往西陵助阵步阐,派车骑将军羊祜率步军攻打江陵,派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攻击时下重庆市巫山县,以减轻吴国军队围攻西陵的压力。
陆抗是吴国名将陆逊的儿子,精于用兵的他,一改直接攻打西陵的做法,而是迎头痛击前往救助


相关章节: 一以贯之是许靖闪烁星中有羊祜德趣益彰颂羊祜张让乃是朕父亲名臣宿将侠朱儁王凌生就被诛命嗜血之魔公孙度良将陆抗总堪伤识时务者公孙康附马朱据有点冤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