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不想上梁山 第64章 礼遇

第64章 礼遇


推荐阅读: Careless God周世宗郭荣我是夜游神之明灯在異世界的苟活之路十八岁就去死传承创世神梦幻逍遥行我的导演老婆都市妙手神医穿越异界当皇帝的日子龙影神铸逍遥小书生

卜算子?咏梅》即与朱敦儒的《卜算子》(古涧一枝梅)风神相似。
所以苏过觉得虽然王伦“做”的两首词虽然风格迥异,但又“毫无违和感”。在这个方面,不能不佩服他的文学敏锐性。
忧愤成诗,所以历代名篇总是激情之下的产物。屈原没有放逐,便没有那篇流传千古的《离骚》;苏轼没有被贬,便极难有《念奴娇》和前后《赤壁赋》;王伦不是人生不如意,便不会有那首愤世嫉俗的“天教分付与疏狂”而该是“自信人生三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了。
“王贤弟且莫自谦,你的两首词,便是贺梅子都是极赞赏的,愚兄自信是做不来的。”
阎婆惜便吃了一惊。
王伦的《绮怀》初听时她便觉得很好。文学的魅力之一便是雅俗共赏之,尽管自己文化层次比之专业文人还有差距,但不影响她的品味。佳作就是佳作,那种读之让人柔肠寸断的悲凉能体会出来。
好诗当广而告之,这也是青楼的传统,要不然无数的文学玫宝将会就此湮灭。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除了抄一份送与苏过外,她便与这里相好的姐妹们传开了,连孙三四都惊动了。
众口都说好,也都对这个名号王伦的读书人挂上了号。
然后,当晚《菩萨蛮》一出,孙三四率先肯定了作品的价值,惜乎王伦志不在此,未能成行才子佳人的传奇。不过当场得到名满天下的贺梅子称赞,那就相当于金口广告,让王伦不出名也不行。
场面上的恭维或许有人为拔高的客套,毕竟中国人向来讲究花花轿子抬人,但是私底下的赞誉却基本上是砸实的,尤其是这种转述。
道听途说和亲耳听到到底不同。别人如何夸奖,也许有夸大的成分,但是苏过当面由词到人把王伦拔高到这种地步,阎婆惜还是吃了一惊,更庆幸自己这一步棋下对了。
话说,自从在东京城外知道王伦那一刻起,她就有了不寻常的心思。当时想的是:赚到宝了。
本朝不乏年轻一代即以诗才放旷的名人轶事,王伦以小小年纪便以两首词技惊四座,难保他不会是下一个柳永、周邦彦式的人物。所谓冷灶早烧,对阎婆惜这等混迹于青楼酒肆之间讨生活的女子更清楚。要想在如云的名伎中脱颖而出,背后没有人支撑是不行的。
要知道,东京最盛时有上万妓家,能从中脱颖而出,需要的实力、机会与运气一个都不能少。
像李师师名动一代公卿、位列东京七十二家著名青楼的众多名妓之首,固然因其长得貌若天仙,却与她有一位御用词人周邦彦息息相关。有了这位时不时出首新词的贵人,既能让客人感觉新鲜,也能使她的知名度长盛不衰。
像阎婆惜、孙三四长相绝色歌喉甜美,背后也有“同文七贤”和丽香院勉力为其定身打造标签的功劳。这样还不算,幕后金主竟然把苏过和贺铸都请来了,要和周邦彦一较高下,为的就是捧她们一把。
没办法,要想在这种竞争中获胜,必须走捷径。先天的脸蛋很要紧,但后来也要有贵人相助。所谓低等妓女卖姿备,中等妓女卖才情。作为高等妓女,不会像前两者这么低廉,那就卖名气,所以叫名妓。
阎婆惜也想走这条路,所以她看好王伦。
“呵呵,诗词之流为小道,小可只是小怡闲情罢了。若说文章功夫,先生才是大才。”王伦继续谦逊说。
“你我兄弟如此吹捧,不觉得会让阎姑娘笑话么?且打住,我们不要冷落了阎姑娘!”苏过眼见得是个豁达之人,他一把年纪,又是一身名气,一直坦然和王伦称兄道弟,这份胸襟便不得了。
“两位官人在谈诗论词,哪有奴家插嘴的份?”阎婆惜惯会见缝插针,虽然听他们说些诗词传扬出去也是雅事一桩。见苏过把话题拉到自己身上,便抬起魅眼,赶紧接住:“不过难得两位官人光临敝舍,为表示奴家的喜悦之情,先让奴家为两位官人唱一曲如何?”
那敢情好!
两个男人敞开心扉说话也就那么一阵,总没有对着美女聊天更能让气氛更融洽。发


相关章节: 第59章 好评第60章 可敬的女倌人第61章 想差了第62章 苏过来访第63章 一举三得第65章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第66章 我见青山多妩媚第67章 拒绝了好意第68章 说和第69章 要命的入幕之宾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