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不想上梁山 第182章 围墙不简单

第182章 围墙不简单


推荐阅读: Careless God周世宗郭荣我是夜游神之明灯在異世界的苟活之路十八岁就去死传承创世神梦幻逍遥行我的导演老婆都市妙手神医穿越异界当皇帝的日子龙影神铸逍遥小书生

黏土,从而增强了砂浆的强度。
为了提升石灰砂浆的强度,人们又将糯米浆混入石灰砂浆中,这种方法一直延续到了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很多建筑都是用糯米石灰砂浆砌的,比如中国著名的明长城。
在南宋以前,中国古代的城墙一般都是用夯土修建的。夯土的原材料是红泥、粗砂、石灰块。红泥具有很强的韧性,配合粗砂石灰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只是加糯米浆的代价太过高昂,普通百姓建房子肯定不能这么作,更别提在安仁村这种很“农村”的地方了。
而且王伦坚持用砖,说是围墙必须建得结实。
对此,陶宗旺很不解。如果真按王伦的要求来建,施工倒没什么,费用可能是天价。
有宋一代,颇有大国风采,一些地方实行拆除或不修作为古代城池最主要的躯干----城墙的政策,这实在让人难以想象。强汉盛唐刚明都不曾做过的事,史书和后人眼中的“弱宋”竟然做了!
当然,拆除和不修城墙在宋代也不是一种普遍现象,毕竟当时还是冷兵器时代,城墙作用是非常大的。当时北方一些靠近西夏、辽、金、蒙古等边境地区,宋朝还是修筑了大量的高大厚重的城墙在边塞城池。
不过在临近都城的地方,有禁军号称八十万,要修那么结实的围墙干什么?这很让人不解。
方圆千尺的围墙啊,按自己的估算要千贯之多,这还不算盖宅院的费用,只会更多!
王伦听说后也吃了一惊。后来仔细核算陶宗旺的计算,这才明白,大头原来在糯米浆和石灰砂浆的粘合剂上。
是他想差了,原本他是想着要借着建房这件事萌生今生的第二个生意:水泥的。
原以为这很简单,土法烧水泥么,把石灰石和粘土磨成面儿,再煅烧成熟料。用熟料和炼铁后剩的矿渣同磨,就是水泥了。
结果一咨询,不是那么回事!
首先是温度关。宋朝烧瓷温度最高的龙窑才1300度,而认知中的烧水泥熟料要达到1450度以上。150度看似是个小数字,在这里已经能够引起一场工业革命了!
1500至1600度的温度,还要保持足够长的时间,只要发明了在明朝才出现的风箱,在唐宋时期或可实现。但是也只能是烧一点试验品,想推广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是不计成本烧出了硅酸钙,下一步仍然有巨大苦难。
其次是原料关。
石灰石和黏土容易得到,但是与火山灰相似的辅料却没那么容易。现代工业体系下,可以用发电厂的粉末灰,还有高炉生产的炉渣,这些都是工业副产品,废物利用,所以成本低、来源广泛。但是在古代,这些东西从何而来?
更难的关口是研磨粉末技术。
水泥成分中的所有组成部分,都必须是极细的粉末状态,现代工艺都是用大型的球磨机加风选来实现粉末化。熟料、辅料矿渣、生石膏都需要加工成极细的粉末,这个粉末的细度要求是微米级的,8微米筛上存留不超过10%。
这个工程量不是一般的大,靠人工来磨也不是做不到,但是王伦这院墙要想磨够足量的水泥,百十来人搞它个把月也许能完成。
即使以上三项都搞定了,还有最后一道拦路虎:烘干。
高炉炼铁技术在唐、宋代已经出现,或许可以解决一部分矿渣的问题,煅烧熟料不计成本或许可以烧得出来,但是原料粉末化和干燥技术,看似简单,但是确实最难实现的。
绝对干燥、严格控制含水量,这个不是自然晾晒可以做到的。现代工艺是采用沸腾炉对辅料进行烘干。需要用高速鼓风机,使炉内的燃料在炉内上下翻腾,仿佛烧开的水,成沸腾状,燃料在悬空状态下燃烧,加热空气,然后用这些高温空气对原料进行烘干…
有那个功夫,不如用糯米浆混入石灰砂浆还省些,既工艺熟练,时间和费用看起来比制水泥靠谱多了。
所以说穿越小说害死人啊!见识可以踩在同时代人的肩膀上,但是工业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靠某个重生者单打独斗就能搞定的,不然为什么说现


相关章节: 第177章 第一份固定资产第178章 建房不是随心所欲第179章 陶宗旺第180章 李四来复仇第181章 让焦挺有面目第183章 徽宗怜才第184章 把人收了来第185章 聚义商行第186章 又见西门庆第187章 春风得意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