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土法造大明 第212章 翰林院的清茶

第212章 翰林院的清茶


推荐阅读: 我和我自己灵魂互穿了[娱乐圈]龙族:重生归来我路明非屠神证道明日操控者全民神明:我信徒是大科学家六神至尊武道三国之关山戎马共神天下乱世之断古盖今日月神魔情我在聊天群扮演罗城主金刚神帝仙魔皆一剑

吕原吕介庵当然有自傲的本事,就像是后世那些掌握了话语权的文化人一样,自以为凭借自己的一张嘴就能掌控全世界一样,却全然忘记了,他之所以说话有人听,是因为他站在那个高台上,而他的高台又恰恰是人家给的。
真以为他的所谓左春坊大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和通政司右参议真的是他应该得的?
大明朝缺啥都不缺这种官职的候选人!
但一旦到了这个位置上,他天然的代表了科道!
毕竟阵地和地位都在那里,如果有人不代表,那他便代表。
自古使然!
在整个都察院都被刚刚丁忧回来的右都御史李实李孟诚所掌握,开始慢慢的变得务实之后,吕原说掌握的这只年轻的力量反到成了整个大明文官的喉舌!
吕原现在的主要目的便是发动这些官职比较低,年龄比较小,资历自然也浅的六部六科给事中以及不少的巡察御史开始上书,营造一副声势浩大的样子——
给景泰帝朱祁钰和皇太子朱见深看看。
这皇位的更迭,要讲规矩!
既然你当年是“代行皇帝事”,那现在要还政,自然是要还给人家正统皇帝朱祁镇,然后当爹的把皇位传给儿子,这才符合流程。
嗯,流程必须得对!
随着六部给事中以及各种各种的官员上书的越来越多,大家忽然一时间看不懂了,明明皇帝的身体已经好了,也有太子监国,而且还监的不错,在内阁之外,多了南书房和武英殿之后,大明的高端职位也多了不少,大家也有了奔头,至于朝政,现在的大明,要钱有钱,要武力有鸡鸣驿大捷和大宁之役威震整个草原……
形势可谓一片大好,但为什么从舆论上,大家感觉动不动就国将不国,动不动就要亡国了呢?
不懂!
所以,在理应该是科道老大的都察院右都御史李实李孟诚和一向都是本本分分熬资历上来的新科道老大通政司右参议吕原吕逢原之间便开启了一番关于科道话事人的谈话。
场景也仅仅只是翰林院的院子,一壶清茶,分处两杯,一人一盏。
院子里时不时的落下几片黄色的银杏叶,犹如一把把小扇子,在空中七折八转的飘着……
“听说咱们的小太子立了个什么拜人民上仙教……”
吕原端起那清茶,喝了一口,微微的砸吧了一下嘴,然后轻轻的说道,只是那语气中的讽刺之意让李实李孟诚感到有些不太舒服。
无论怎么说,朱见深都是太子,乃是未来的大明之主,中国之大皇帝。君君臣臣的,这不是你吕原吕介庵一向都推崇的么?
你这么清高的、去以一种贬低太子的语气说话,谁给你的资本?
但李实李孟诚好歹年轻时候也曾恣肆无拘检过,说起话来也是纵横上下千年而无一合之敌,所以对于文人这一套倒是没啥特别的反感,只是觉得不太舒服——
或许是因为这如同树叶一般的清茶?
吕原吕介庵就这一点不好,太简朴了,也不知道他那一身胖乎乎的肉都是哪里来的。
“不过是些工匠们对于太子殿下以及皇家的敬畏而已,什么教不教的,介庵兄真是严重了!”
李实这话避重就轻,因为他可不敢就这个话题继续深入,这是“立教”啊——洪武三年六月,朱元璋颁布“禁淫祠”诏书,规定“不许塑画天神地祗,及白莲社、明尊教、白云宗,巫觋、扶鸾、祷圣、书符、咒水诸术,并加禁止。”接着在编写《大明律》时,朱元璋又将明教、白莲教等列入“旁门左道”之列,并规定“为首者绞,为从者各杖一百、流三千里”。
这要是给皇太子按上这个名头,这皇太子怕是不废也得脱层皮!
他李实可是都察院右都御史,目前都察院的掌权者,国之重臣,深受景泰帝的信任和倚重,不论是处于对于大明朝的维护,还是处于对于景泰帝的“士为知己者死”,作为和景泰帝立场一致的皇太子殿下都是他李实乃至整个都察院要维护的!
吕原没有继续就这个话题往下说,毕竟,他的目的不是废太子,要真的这


相关章节: 第207章 撤“丰台大营”第208章 该配合你演出的我第209章 这就是天意啊!第210章 鸡……想,想太美第211章 各有各的打算第213章 要妥协么?第214章 选妃第215章 不要让人失望啊第216章 算承诺么第217章 能不能单纯一点?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