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土法造大明 第1章 坑爹还是坑叔,这是个历史问题!

第1章 坑爹还是坑叔,这是个历史问题!


推荐阅读: 我和我自己灵魂互穿了[娱乐圈]龙族:重生归来我路明非屠神证道明日操控者全民神明:我信徒是大科学家六神至尊武道三国之关山戎马共神天下乱世之断古盖今日月神魔情我在聊天群扮演罗城主金刚神帝仙魔皆一剑

  “那叔父又在怕什么?”

  朱见深既然不想回答,那么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换个话题,甚至是猪八戒倒打一耙的引到对方身上。

  “青史留名?”

  “是因为叔父觉得自己得位不正?是从我父皇手里临危受命,暂代其政?”

  “所以叔父才这么迫切的想要在大明的版图上留下点什么?”

  朱见深一句一句的话犹如是匕首一样深深的扎在景泰帝朱祁钰的心底。

  “事实上,您曾经问过我,北方草原上的蒙古到底好不好对付……”

  “我没有说实话,对付他们的从来都不是长城!”

  “其实,我有一招,绝对能让您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望着朱见深那认真的样子,太上皇朱祁钰忽然不知道该说点什么。他想要朱见深说出这一招,可是却又不好意思说不出口!

  朱见深只是淡淡的笑着,对于青史留名的事,他知道的太多了,这历史上能够在日后记载的事情,让后世学生作为靠点记忆的东西太多了——

  比如,一条鞭法;比如,改土归流;比如,摊丁入亩……

  但这些事,都不是那么容易推行的,也不是景泰帝朱祁钰的魄力能推行的,可有一件事却绝对能够符合他的人设,让他名垂青史!

  那便是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圣祖之所以称圣道祖,这八个字在文人的心中地位可比什么开疆拓土、维护统一,抗击外侮什么的要来的更加名正言顺。

  朱见深没有再继续等着看景泰帝朱祁钰的尴尬,而是径直走到书案上,提笔刷刷的洋洋洒洒的写了几个字,转身离去。

  景泰帝朱祁钰站在那里,沉吟了许久或者犹豫了许久,但终究是抵挡不住青史留名的诱惑,走了过去,看着大气磅礴的“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不由的深深的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事实上大明朝的户部正项收入有两大重点——丁税、田赋,正所谓钱粮而已。可事实上,户部能收到的也就只有作的田赋的粮食而已。而朱见深写的这八个字,景泰帝朱祁钰一眼便知道说的其实是丁银,因为这玩意儿户部根本就收不到国库,全在地方现征现用。

  而且在看到这八个字的瞬间,景泰帝朱祁钰心动了,这绝对是一个刷英主明君的好手段。

  暗自的点点头之后,景泰帝朱祁钰却在盘算,这到底该如何去操作。

  走出了皇宫,步入东宫的朱见深却没有在意这件事中景泰帝朱祁钰看中的影响,他在意的是这件事本身的基础——

  在清朝的永不加赋原本是规定以康熙五十年全国的丁数为准,此后达到成丁年龄的,不再承担人头税、丁役等。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九日,康熙帝宣布将丁银税额固定、不再增收的主张,准备命令各省督抚将现行钱粮册内有名丁数永远作为定额,不再增减。

  他看重的是,“将现行钱粮册内有名丁数永远作为定额”,这就涉及到一点,那便是皇册和鱼鳞图册,这才是朱见深看中的,就像是后世的人口普查一样,对于整个国家的影响和意义其实很重要。

  太祖高皇帝为了防止由于人口、地权的变化所引起的赋役负担变化,规定每10年就调查一次户口,并重新更制一次黄册,叫做“大造”。

  而大明的皇册多少年没有真正的普查之后更新过了?就更别说涉及利益更大的鱼鳞图册了,在现在科举制越发昌盛,仕绅越发强大的今天,起准确性到底还剩多少?

  事实上,越是深入的了解这个国家,朱见深便感觉到,越是基础的东西,就越是重要!

  但,就景泰帝这般的皇帝,其大造靠的还不是下面的官府和乡里仕绅。那么其大造出来的数据又能有多少准确性?

  “大姐,准备从我幼军、勋贵以及十团营家属中选拔一批聪颖的孩童,建立专门的学堂,找一些老师进行培养教育,除了断文识字忠君爱国以外侧重算术一科,还


相关章节: 第209章 旁观者,太子?第220章 郑伯克段于鄢第221章 父皇觉得他们可该死?第222章 孽子啊!第223章 这个皇帝你来做吧第225章 孤可是无神论者,不信教第226章 夯实基层帝制工作第227章 朱见深的不安全感第228章 传国玉玺引发的朝堂激荡第229章 朱见深的霸气初露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