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第429章 渔船入长安

第429章 渔船入长安


推荐阅读: 寒阙录神嫉主神狂想曲站住!帝国混子,哦不!警察请你假装爱上我综漫从和五河士道抢妹子开始重生后世子夫人她不干了和coser们穿越后我成了大佬团宠我在西幻当文豪假千金和真公子HE了混在超炮里的日子斗破之我有武道作弊器

长安。
天暖了,又到一年春耕时。
这个时候,遍布关中因为过年而停滞的各项工程早已全面恢复,便连地方上,亦轰轰烈烈掀起了一股大基建的热潮。
今年的春耕来得也比往年更简单些,因为钢铁产量大增,曾经昂贵的铁质农具而今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个时候,经历了一冬的学习,第一批来自地方上,专门学习水泥造纸等工艺的学员也终于毕业了,大大小小的家族门阀成功获得由工部颁发的许可证,开始正式将注意力从土里上移开,转向工业。
这样的日子里,李二反而是轻松了。
过去就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总是有处理不完的政务,关键很多时候一些问题根本就没法处理。
现在突然之间好多问题就消失了,没人问他要钱,没人问他要粮,一时间他还有点不习惯。
也因此,他开始有大量的时间到城外视察春耕实况,到制造基地视察指导工作,到骊山欣赏翠绿的麦苗,金黄的油菜花,到学宫聆听朗朗的书声,以及学子们精彩的辩论。
当然,这里面事情也是很多的。
尤其春耕。
过去春耕就那几样,无非就是桑,麻,粮。
可现如今,同样是桑,可以从骊山下面的村子里截取良种桑进行扦插繁殖。
也别小看这良种桑,叶片大多了,量也分明更多,这对养蚕是极大的促进。
麻也差不多。
种麻是为了织布,编织麻袋,搓制麻绳。
而今固然没有良种的麻,麻也依然在种,可棉花来势汹汹,在长安城一带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麻。
粮就更不用说了。
关中地区过去不种水稻,但现在种水稻,毕竟此时的长安水资源条件是极其丰富的,八水绕长安可不是开玩笑。
而水稻之外,红薯,土豆,玉米,都是新物种,没一样是之前种过的。
还有各种各样的瓜,各种各样的菜,这些东西每一样都是宝贝,每一样都需要投入精力。
春耕之外,学宫也不容忽视。
这一块他倒不需要做什么,无非就是尽量满足要求,需要什么东西,派人去找,需要出去考察,派人保护。
仅此而已。
可成果却让人瞠目结舌。
因为火药已经搞出来了,还是亲儿子李泰亲自带头搞的。
而随着纯碱被成功搞出来,念念不忘的玻璃也不再神秘。
这还不是全部。
图书馆大量的藏书,使得不用动脑子,光翻书就能翻出不少好东西,比如接种牛痘预防天花,比如青蒿可以治疗疟疾,又比如北方极寒地带有种叫做蛔蒿的植物,可以做成宝塔糖去蛔虫……
等等等等,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也是他头一次清晰的认识到,知识如此珍贵,那座看上去并不如何起眼的图书馆,俨然就是一座宏伟的宝库,威严无俦。
也正因为此,每每闲下来,他都忍不住在想,陈远那厮在琼州到底在干些什么,又还有多久回来。
因为他迫不及待想要分享这份喜悦。
结果陈远还没回,那艘格外不同,他一直都眼馋的渔船先回了。
这天风和日丽,农历三月的长安莺飞草长,暖风习习,正是怡人的时候。
此时已有鲜花盛开,蜜蜂开始在花丛中辛勤的劳动,而它们的家,往往是一个又一个人工制作的蜂箱。
这天他也没闲着。
前一阵,长安城区域最大的水库工程太液池动工,他命人把挖掘机开了过去,还很是过了把瘾。
昨天,他又让人把旋耕机开了出来,开辟良田。
这是一块试验田,应司农寺和学宫农学院诸多学子们请求共同开辟,地点就在灞水边上,与村子隔河相望。
忽然间马蹄飞溅,有信使来报,渔船自渭水而来,已转入灞水,正逆流而上。
尽管不是陈远回来了,但对于李二来说,这依然是个好消息。
同行的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也颇为好奇,想看看这大老远跑了一趟,有没有带点不一样的东西。
于是君臣一行一拍即合,骑着马便往渔船过来的方向而去。
很快就看


相关章节: 第424章 陈刺史,信得过!第425章 乡村制度第426章 交流大使第427章 先礼后兵第428章 准备返回第430章 这,当真是鱼?第431章 琼州特区第432章 融合之策第433章 再回琼州第434章白水寨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