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皇明皇太孙 311 贡茶、开创者

311 贡茶、开创者


推荐阅读: 迎娶九爷后我把他拉黑了曼陀罗旅人剑衍天机诸天武侠寻剑道大佬在阴影中注视着我联姻后,我把高冷指挥官私藏了柯南之警校第六人留住青春一回眸剑啸雪啼医品夫人又美又凶在异界升级男主发疯后

作为大明朝的皇帝,早起是必须要有的基础品质。老朱是开创这个习俗的人,而朱允煐虽然私下里无数次吐槽老朱的工作狂属性,可是他还是要乖乖的上朝,看起来是一副要将这么个习惯给发扬光大的意思。
坐在龙椅上的朱允煐心里有着盘算,只不过还是在默默的等待着,不需要操之过急。
文武百官也都是在奏报着一些个事情,朱允煐要么是听着,让这些个文武百官做好自己的本分。要么就是干脆的直接拿出来主意,这就是他这个皇帝应该做的事情。
皇帝嘛,就应该是这样,很多的事情也确确实实需要皇帝来做主。
看着茹瑺,朱允煐忽然说道,“吏部分掌政务,吏部掌全国文官铨选、考课、爵勋之政。眼看就要年底,文选、验封、稽勋、考功四清吏司及司务厅也该忙起来。这大明官员,当能力出众、品行优秀,吏部也当重视。”
茹瑺连忙领命,恭敬无比的说道,“臣领旨。”
朱允煐点了点头,只是随即说道,“自胡贼后,六部各领职司,分掌朝堂大事。六部尚书国之重臣,只是这品级,向来不高。爱卿,汝等以为如何?”
这一下满朝文武都楞了一下,六部尚书要‘升官’了,或者说终于有文官可以在理论上和武勋们抗衡了?
胡惟庸,那是胡贼,这个丞相死了自然也就没有正一品的文官之首了。至于此前的所谓衍圣公的正一品,这也就是给孔夫子的体面,也就是名义上的。
文官们这个时候激动,人活一张脸啊,他们当然希望文官们的地位能够高一点。大明朝现如今的文官,实际上就没有个一品,一个个的见到了武勋先天性的低一头,这可不算好。
茹瑺站出来,强自按捺心中的激动,“此等大事,陛下圣裁。”
朱允煐露出些许笑容,缓缓开口说道,“军国大事,爱卿自当为朕分忧。各部回头也多商议,理出条陈给朕。咱大明没有丞相,六部尚书等也该协理各事。咱大明文功武治,切不可重文轻武,亦不可武重文轻。”
本来不少武勋也就是吃瓜的,文官们的事情他们不大乐意掺和。可是现在陛下说了什么‘武重文轻’这样的事情,这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
难道,大明朝武勋一直高高在上、压制文官的传统,在这个时候要有一些改变了?
这可不行,武勋们绝对不习惯这些事情。大明开国三十年,很多的武勋根本不将文官放在眼里。在他们看来,这个大明的天下都是他们打下来的,那些读书人就是跟着沾光而已,凭什么是这些人和他们平起平坐,甚至还要和他们‘分庭抗争’?!
文臣这个时候显然是比较激动的,因为他们看到了地位上升的可能。陛下已经释放出来了善意,能不能争取到这个机会,能不能更进一步,也就是看他们接下来的表现了。
武勋们在这个时候也是有着那么一些不满的,他们当然不希望看到文臣们的地位上升。
只是有些武勋刚刚提出一些意见,不要说徐辉祖了,蓝玉、常茂等人立刻就跳了出来,谁敢龇牙就是自绝于武勋,谁敢阻碍陛下的大计,有的是武勋直接跳出来。
下朝后的朱允煐来到了武英殿,笑着问道,“王承恩,咱的贡茶有哪些?”
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贡茶制度起源于西周,是中国封建礼教的象征,专供皇室享用。
其实茶文化在中国也是有着很多的变化,大名鼎鼎的茶圣陆羽事其中一个杰出代表。很多人觉得冲泡文化是陆羽开始,实际上也不完全准确。
以前都是茶汤,现如今的茶汤可没有什么市场了。
王承恩连忙说道,“武夷山有御茶园,太上皇怜惜民力,如今仅有武夷山御茶园。”
这也是老朱的‘功劳’,因为老朱出身贫寒,他深知贡茶对于茶农的压迫。所以弄出来了‘唯采芽以进’,也把我国唐代炙烤煮饮饼茶法改革为直接冲泡散条茶“一沦而啜”法,遂开我国千年茗饮之宗。
所以说后世的茶文化,在老朱这里也是深受老朱的影响。茶文化从繁琐到


相关章节: 306 开中307 四代人308 仁君309 新政 (一)310 新政 (二)312 国本313 吴王心思314 新鲜血液315 调整316 银行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