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在春秋做贵族 第163章:原来智申这么莫测高深?

第163章:原来智申这么莫测高深?


推荐阅读: 归云宫:六界之战太暝旭日初升之灭灵战争变身双生恶魔好莱坞拳王我的外挂是株仙草我靠开药厂送病娇夫君考科举我在高专孕育怪物美食的俘虏之燃尽落叶青梅我真不想当大侠东宫有福

话又说回来,狐氏要是脑子好使,他们就不会回到晋国搅和这一滩浑水了。
那么,没有回到晋国的狐氏,他们在原历史上是什么下场呢?因为没有对诸夏起到什么坏或好的一面,也就等于不会在史书上有什么历史事件的戏份,狐氏最终其实是悄咪咪地不见了。
智瑶跟狐尤的交情一般。
智氏跟狐氏没有太多的瓜葛。
所以,智瑶要是没有什么好心思或坏心思,静待狐氏的发挥以及坐看赵氏的反应即可。
很多时候,不应该操作的时候就不能手贱,要不然就是多做多错,智瑶还是深切了解这个道理。
狐氏真的抢戏份的话,那是他们自己进行的选择。
都已经是那样的走向了,智瑶还强行加什么戏嘛!
他们走“孟津”来到大河南岸,绕了一个圈来到叫“制”的地方。
这边很早属于郑国的势力范围,后来有几年是属于晋国管控,时局的需要让晋国选择在这里筑城,取名叫“虎牢”。
后来晋国跟楚国的争霸消停下来,有鉴于郑国对晋国进行服软,晋国君臣也就将“虎牢”赠送给了郑国。
当前赵鞅尽管满肚子邪火,率军来郑国是为了发泄,肯定是保留了相当的理智,重新控制“虎牢”将是一个很有战略意义的选项。
郑国的反应就有点那什么了。他们进行了战略收缩,压根没有在北边留下重兵,一股脑地缩回了“新郑”周边。
然后,郑君胜派了一个叫子曰的人来到重新被晋军控制的“虎牢”,寻求获得谅解。
子曰?那真的是子曰,往后这两个会非常高大上,现在就只是个名字。
因为没有正式公职的关系,智瑶、魏驹、韩庚和狐尤都没有资格参与会议,事后才从各家的大人那里知晓谈了些什么。
总之,无外乎就是郑国重新认怂,请求晋国的原谅,并且愿意重新跟晋国订立盟约。
好事,不是吗?
先有卫国重新臣服,再有郑国复订盟约,代表晋国正在恢复霸业。
按理说赵鞅应该感到高兴,或许心里也是有些高兴?他却是认为郑国提出的求盟条约缺少诚意,不但要求郑国跟晋国定下“牺牲之盟”,还点名道姓要求郑君胜将一些贵族移交给晋国。
至于说晋国重新控制“虎牢”这件事情?晋国重新安排驻军,等于是要恢复对“虎牢”的管控,根本不用在谈判过程中再提及。
那个“牺牲之盟”是什么玩意?所谓的“牺牲”就是为祭祀而宰杀的牲畜。这个级别的盟约肯定是要郑君胜在场,并且晋国的晋君午也要与会。
赵鞅提“牺牲之盟”就一个意思:你们的国君呢?让他滚过来!他不过来,老夫率军亲自去“新郑”啦!
子曰一点都不想晋军继续南下,只是无法代郑君胜做主,请求赵鞅能够在“虎牢”等候消息,他本身则是立刻回都城进行禀告。
郑国使节前一脚刚走,后面一些时候赵鞅召开会议。
“我如何从郑人之言?大军拔营,即刻兵逼郑都。”赵鞅这么说道。
是啊,别说是郑国的使节了,哪怕是郑君胜亲口所提,晋国的“元戎”凭什么像是听命那般地遵从。
魏侈看向了智申,纳闷地从智申各方各面看到绝对的平静。
他们这一次南下本意是一种政治意义,不会在攻打“温”的时候出力,过河来到南岸已经有点超标,怎么还要兵逼郑国的都城啊?
智申的平静不是什么胸有成竹,他过着很快乐的生活,家族事务有智瑶去操心,同时智氏对外应该怎么做也是智瑶在拿主意。
所以了,智申想的是智瑶先前提过,今次不管赵鞅想怎么样全程不反对也不支持。本意就是那样,多做一些表情做什么呢?
“‘元戎’。”韩不信见魏侈和智申都不吭声,乃至狐解还一脸的跃跃欲试,不得不提醒道:“今次南下仅有一‘军’四‘师’。”
老实说,对于其他国家来讲,接近七万的兵力已经属于超多,然而对晋国来讲只能算是数量一般。
韩不信会提醒,因由是里面的一个“军”来自


相关章节: 第158章:恶心谁呢!第159章:这是玩的哪一出?第160章:智氏重心东移第161章:这一刻,那么众志成城第162章:一肚子邪火第164章:自我阉割的下场第165章:外部反应与魏氏新动作第116章:智氏引领下的潮流第117章:当今时代多变革第118章:不要闭门造车啊!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