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0182 唐人好诗

0182 唐人好诗


推荐阅读: 牧农仙人我在海贼世界召唤英灵直播:大哥,你儿子不是人啊!三国:开局被曹操三顾茅庐请出山绝世剑神大荒扶妻人大明求生记神算赘婿东莞打工的那些年谁还不是个仙帝了蜀山轶事云津鬼市

唐人豪气,尤其好酒。诗酒并列,尽显风流。
无论贵戚勋臣亦或是才子学士,只要经济条件允可,想喝酒的时候其实都甚少去酒楼饭铺之类地方,总是愿意邀请一二知己三五好友,寻一处青楼楚馆,红袖添酒,清谈诗词,醉意朦胧间软玉在怀温香可嗅,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这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追求……
自李恪逍创立遥居,在里面挂上自己的所以诗词,这里便成了所以文人墨客相聚的地方,嫣然已成了天下士人的圣地。
唐人好诗,这不是突兀而来的。
自隋文帝一统天下、四海升平开始,民富国丰,文学便有了崛起的土壤。
发展到此时,虽然尚未至鼎盛,但民间好诗之风已经盛行,那些享誉天下的文士大儒也都能吟诗作对,偶尔也有佳作传出。
但是好词绝对凤毛麟角,这并不是说唐朝人不爱词而爱诗,这是一个流行问题。
比如满大街都唱“弯弯的河水从天上来”,并不是代表“让我们一起摇摆”就无人问津了……
词是长短句,字句依词牌而定,诗则不然,四言,七言,五言,即使杂言,也就那几个字数,不多变。
诗相对脱离了音乐的束缚,只是注重自身的格律,而词不同,词与当时的流行乐密切相关,
上古时代诗乐舞不分,由诗入词,经历了一个由雅到俗的过程,达到了雅俗互动。词刚刚兴起的时候,还未被上流文人接纳,只是有些人独辟蹊径,甚至一代词宗的苏东坡当时也颇不屑于词,自己写了词还觉得跟柳永的不同格调,皆源于对词的成见。
宋人好说理,所以诗用来说理的较多,而词一般描写生活,初始是送给歌女的,当然人家会觉得俗了,但随着雅俗之间的交流,到宋朝后期,词也为文人所正式承认。
最关键的一点:词是诗余!
宋朝人在面对唐诗这一高不可攀的文化高峰之时,望而生畏,但是他们最终创立了属于自己的文学,与唐诗共同名垂千古。
在唐代,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所以它在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被视为诗余小道,一般有才华的人不屑为之,所以鲜有佳作问世,也便不受世人重视。
只有注重汲取民歌艺术长处的人,如白居易、刘禹锡等人才写一些词,具有朴素自然的风格,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以脂粉气浓烈的祟尚浓辞艳句而驰名的温庭筠和五代“花间派”,在词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位置。而南唐李后主被俘虏之后的词作则开拓一个新的深沉的艺术境界,给后世词客以强烈的感染。
但是说到底,无论诗还是词,只要写好了,写到极致,都一样受人尊崇,脍炙人口,流传天下。
所以李恪这首《青玉案》一出,瞬间便在长安各个豪门闺房,各家青楼之间轰传,各个情窦初开的小姐姐人手一份,夜深衾寒、孤枕难眠之时,点上一根红烛,拿出来细细品味一番,回味一下词中那迟遇心上人的惋惜之情,免不得珠泪涟涟,枕畔浸湿……
苏府。
苏婉已经知道母亲因为面子问题,不愿让父亲主动找陛下赐婚,这让她有些莫名的担心。
心上人毕竟是天潢贵胄,身份最贵,什么样的女子没有见过,自己真能让他情有独钟吗?
想到此处她不由得埋怨起自己的母亲来,越想越忧愁,看着李恪的画像也变得怅然若失起来…
“姑娘,三更已过,为何还不安寝?”
小丫头红袖见自家姑娘倚在窗前,单薄的身影有些清冷孤寂气息,正将那副爱不释手的《青玉案》展开在桌上,细细品鉴,却越有些神思不属。估计一时半会儿不会安歇,又恐夜半风寒,便烧了开水,泡了一盏清茶端来。
苏婉以手支颌,凄美的秀眸有些漫无焦距,直到听见耳边温柔的话语,鼻间嗅到清新的茶香,才恍然回神。
对着红袖笑了笑,伸出纤纤玉手接过茶盏,轻轻掀开盖子,看了看茶汤中载浮载沉的翠绿茶叶,心情莫名好转。
红袖却对自家姑娘那展颜一笑晃得失了神,即


相关章节: 0177 苏府0178 少女心思0179 五姓七望0180 世家的兴衰0181 科举0183 贞观元年0184 卫王府谋划0185 楚王府谋划0186 春耕0187 曲辕犁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