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求生记 第一百零九章 胜芳城瘟疫(六)

第一百零九章 胜芳城瘟疫(六)


推荐阅读: 我在海贼世界召唤英灵直播:大哥,你儿子不是人啊!三国:开局被曹操三顾茅庐请出山绝世剑神大荒扶妻人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神算赘婿东莞打工的那些年谁还不是个仙帝了蜀山轶事云津鬼市傲视秋霜

我们做下人的整天惦记着。”
在王小姐的内心,这些天下来,也有了一种说不明的情愫,王小姐的父母在山西经商,王小姐之所以在胜芳是应二伯的一再鼓动,二伯家也有三儿二女,可是这几为全不是经商的料,前些年,二伯让大儿子去福建收茶,结果茶没收上几两,却在当地娶了一户茶商之女为妻,不回家了,没法二伯又盯上了二儿子,可是这位就是个书呆子,整天之乎者也,体弱多病什么也干不了,最后的小儿子更是纨绔成性,做生意赔的多,赚的少,几年下来就把二伯家赔的精光,为了二伯家,联络了几位叔跟二伯一起合股南下经商,在胜芳就站稳了脚跟,王家在这里做大,光靠山西老家是不现实的,缺少的就是能主持一方,能经营生意的主心骨,就这样王小姐虽是女儿身,却在生意上有天赋,经二伯好说歹说,王小姐的老父就让小女来到了胜芳主持大局,在王小姐的主持下,利用王家在山西的商路及官场上的后台,果然这几年中才慢慢做大。
姚家经过这一次的瘟疫后,家里死了大半,能干活的几位老掌柜也在这次疫情中死了,剩下的全是无头苍蝇一样,当家的姚雍也差点死掉,等回过气来一看,只能跟王家联手了,其实两家也没有什么生仇大恨,全是害了眼红病闹得,想在胜芳一家独大。这一切全是姚雍的大哥姚仁闹出来的,姚仁没读几年书,却好勇斗狠,争强好胜,因为姚仁有一个官身就是巡检司,也就是地方上的捕盗官,巡检司的设置、裁撤、考核、升迁等事宜,皆由兵部统辖。然而,明代巡检司不属于军队设置,而属于州县掌管,由缉捕盗贼的“弓兵”组成,是地方武装力量。 巡检司尽管品秩不高,但在地方事务中却很重要,对基层治安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一是盘诘过往奸细;二是严查贩卖私盐;三是缉拿潜逃兵卒;四是盘查犯事逃犯;五是缉捕强人盗贼;六是拘留无路引及生面之人。显而易见就是个肥差,其中的猫腻很大,最初姚家就是利用姚仁发家致富的。
正当全城陷入绝境时,在次日清晨,胜芳河上驶来了五艘二百料的运粮船,由霸州巡检司押运,姚仁作为巡检大刺刺地站在船头,身边二位胥吏一左一右,随后的船上分别是弓兵守卫押运,船上却挂着伯爵蟒旗,这一次刑凯也来了,六日前,当看到章子俊的亲笔信,让章二宝把府中的存粮,足足一千石装运到霸州胜芳时,很是疑惑,当姚仁告知伯爷在霸州碰到了瘟疫,装运这些粮食时救急之用时,做为大哥的刑凯也坐不住了,带了四名亲卫自告奋勇押运而来。
按着信上的要求,二船的土豆,二船的红薯,余下就是玉米,加起来足足千石,也就是一石等于一百五十斤,这是章子俊算计好的,目前伯府经过三年的经营,土地由原来的二十顷,扩大到了六十顷,去年基本上解决了府内所有人员的吃饭问题,不用向外购买粮食,除了三种高产粮外,小麦、大豆、高粱也获得了丰收,还利用河滩地种植了上百亩水稻,这些收获的大米,小麦成为了主粮,把红薯、土豆、玉米作为副粮。在府内还开了一个酿酒作坊,把红薯、高粱这些作为了酿酒的主料。对于这些,章子俊早就盘算的很成熟,就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副粮越多,各种肉食就多,鸡鸭鱼肉都能实现了,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区域内就是一个生态,作为从小从农村长大的章子俊,显然不会浪费这种自给自足的发展。而且实施起来没有技术上的难点,而人力是最廉价的。
这一次运来的全是副食,关键时候能当主食,拯救饥荒,还能进一步把这些“高产”作物推广出去。章子俊可不想利用这些“高产粮”去发财。
章子俊的“高产粮”朝廷也在种植,可是只限在几个皇庄,一些大户人家试种,出产的这些粮食只当是一种零食,偶尔调调口味,比如目前在京城就有了“烤红薯”担夫,在街边烤着当零食卖,就跟卖酒酿圆子的在一起。
要把这些当成了不可缺的粮食,需要朝廷大力推广才行


相关章节: 第一百零四章 胜芳城瘟疫(一)第一百零五章 胜芳城瘟疫(二)第一百零六章 胜芳城瘟疫(三)第一百零七章 胜芳城瘟疫(四)第一百零八章 胜芳城瘟疫(五)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第一百十一章 岁数大了都喜欢做媒第一百十二章 生米煮成熟饭的重要性第一百十三章 跟刘翊有关第一百十四章 千疮百孔(一)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