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从小说家开始修仙 第一百七十九章:六品不惑境

第一百七十九章:六品不惑境


推荐阅读: 左道旁门意修人穿成女配苟富贵红袖凶猛我做炮灰女配的那些年重生之玉石玄气小祖宗教你们做人钻石王牌之存在感第二部争霸万朝:开局获得赵云模板天朝仙吏重生到修仙界填坑重生贵女福气多从奶爸开始当全能专家

老人家放下手中的扫帚,随意从书架上拿了本书,翻了几页,缓缓开口:“老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看来孟大人是下了苦功夫了。”
孟川道:“有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方能不惑。万卷书我也就读了千本,至于那万里路...实不相瞒,我走得最远的路,就是从兖州府到江南了。”
他没有意识到,其实自己两世为人的经验,已经算是行了万里路了。
老人家点了点头,说道:“所谓不惑,就是明理。一百本书,有一百种道理,就像是千万条河流,最终都会流向大海。只要明白了道理的本质,这基础,也就算是打好了。”
本质...
孟川在心中喃喃一声。
他觉得眼前这位胡子花白,还有些弓腰的老人家说的有道理。
不过,究竟何谓本质?
老人家拿起扫帚,一边扫地一边说道:“就像是这地面的灰尘,你若是一日不扫,地面上的脏东西就会积厚一层,你若是日日来扫,它便就没了灰尘。”
孟川若有所思。
知道地面容易脏,所以才每日都来打扫。
知道这件事情是这样的,那就是这样的。
很多人说这样的,自己觉得不是这样的,那它应该会是这样吗?
如果这件事情造成的影响是好的,那就应该是这样。
换句话说,就是知道这件事情是正确的,所以才要去做。
知行合一?
大道至简?
人的外在行为,取决于内心对事物的看法。
当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能够清晰的认识到,这件事情究竟是好的还是坏的。
比如,一个人,父母生病了,没钱看病,自己的孩子又不争气,很败家,妻子又与自己不合,无奈之下,为了缓解家庭压力,他选择走上了贪污的道路。
他在内心中知道,这件事情是错误的。
可是他不能不这样做。
这就是只做到了知,没有做到行。
再比如。
皇子之间的夺嫡之争。
太子暴虐,在他当上了皇帝以后,肯定要扫除曾经跟自己作对的那些人。
所以那些人,暗地里聚集起来,要行谋反之事。
因为他们心里清楚,不这样做,自己就会死,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就会遭受莫大劫难。
那么这件事情是正确的吗?
在他们心里,认为这事是正确的,所以做了。
哪怕即使被后来人认为是不正确的,可当时他们认为可行,因为暴虐的太子,不适合治理家国。
这就是知行合一最为粗浅的认知方式之一。
书上所写的道理,不就是如此吗?
比如说仁义礼智信。
朋友遇难,能救就救,这是仁。
但这个朋友比较极端,走的路子不对,比如触犯了国法。
能救吗?
不能救。
因为救了他,这件事情就做的不对了。
这做的是件错事。
再比如。
朝廷昏庸,屈膝于外邦,还经常以武力镇压平凡百姓。
一群有志之士,冒着触犯国法的危险,想要推翻这个腐朽的朝廷,这事是正确的,所以可以去做。
一时间,孟川想到了很多。
世上万般道理,说白了,就是这般简单。
读万卷书,知道天下至理,这至理,其实早就在心中了。
这也是为什么,儒教中人,会让弟子入世磨砺,去见众生相了。
因为世间大多数的老百姓,早就掌握了那种看似简单,实则高深的道理了。
唯有亲自去入世磨砺一场,己身才能得到巨大收获。
“原来如此。”
孟川看着那位拿着扫帚的老人家愈行愈远,笑了笑,接着说道:“原来这就是不惑境。”
也就是刹那间的功夫,他的不惑境,便就已经水到渠成。
明白知行合一的真正含义,只是个基础而已。
不过,也让他更为清晰得了解到,今后该当如何行事。
如果知道某件事情,对自己有好处,不会造成坏的结果,或者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件好事,那就应该要去做。
那位老人家,感觉到了身后孟川身上的气机流动,只


相关章节: 第一百七十四章:不良人第一百七十五章:英魂永在!第一百七十六章:西厂,暗棋第一百七十七章:大魏行走第一百七十八章:扫地僧?第一百八十章:阴阳神机之道第一百八十一章:敕令天下阴神第一百八十二章:远游第一百八十三章:全新的开始,山精第一百八十四章:重返苏州,不见诸葛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