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历史的天空之靖康遗恨 第一百八十七章 药师投宋 (1)

第一百八十七章 药师投宋 (1)


推荐阅读: 重生之缘来在韶华打穿儒道世界的莽夫一品权相直播算命:我偏要泄露天机大师兄不想太招摇御灵时代:我融合了神级模板重生1996:胜者为王重返地球当奶爸三界土地神,我是天庭大地主沈默苏婉瑜玄幻:授徒百倍返还,我打造最强宗门!一离成名

风雨飘摇,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危机四伏,惶恐不可终日,已经成了辽国皇室这一段时间以来的常态。焦虑恐惧之下,耶律淳病倒了,不能理事。时有辽国太尉李处温,在当初拥立耶律淳为帝时,也非常积极,因此被耶律淳委任为宰相,殿前太尉;但随着战事推进,形势对辽国越来越不利,耶律淳因此生病,渐渐病重了起来。李处温看到这个情况,知道大辽已经到了即将坍塌的时候了,就开始为自己留后路了。于是就派了他的儿子李奭,暗潜宋军,密谋反辽投宋之事。
当时,童贯得到徽宗皇帝诏令,与监军蔡攸一同返京去了,留在雄州前线临时负责的是大将王禀。王禀与种师道等少数几个将领,密会了李奭,令其暗中掌握辽国朝廷及军队的情况,随时提供给宋军,另安排其父子为内应,于宋军攻打幽州时,在幽州城里做接应。
李奭和王禀等人接上头后,又悄悄返回幽州城中,将上述情况报告给了其父李处温,至那时起,李处温父子便与宋军有了联系,随时准备策应宋军攻打幽州。
当时,辽国天锡帝、即耶律淳,在病倒十多日后,死了。李处温觉得是个机会,也没和驻扎在雄州的王禀等人联系,就带领太尉府亲兵,准备劫持皇后萧普贤女,投奔大宋,以立奇功。
因虑事不周,此消息被人透露给了皇后萧普贤女和北苑枢密使萧干。萧普贤女和萧干闻听道这个情况,大惊,急派皇宫一千余禁军,围困住了李处温的太尉府,将李处温父子捉拿归案,斩首示众。
处理完这事后,因萧普贤女乃奚族人,又是耶律淳的皇后,萧干遂拥立萧普贤女为皇太后,他自任宰相、北院枢密使、辽军兵马都统,由此掌握了燕京地区军政大权。
萧干在掌握了燕京地区军政大权后,疑心越来越重,时常担心部下反叛。在所有辽国将领中,萧太后与萧干,最为忌讳的就是涿易两州留守、常胜军统制郭药师。萧干数番进谏萧太后道:“目今,形势越来越紧迫,越来越不利于朝廷。契丹及奚族,自然没说的,毕竟是本族嘛,唯独汉人,万万信不得,当剥夺他们的军权,以防万一。”
萧太后道:“宰相所言,说的可是常胜军统制郭药师?”
“正是!”萧干道:“启奏太后,高药师掌管涿州、宜州,假若宋军攻打幽州,高药师见形势不利于朝廷,进而贪图富贵,携涿、易二州,投奔宋朝,大事就不好了。”
“郭统制药师最近抗宋有功,才受先帝之表彰,不至于就降宋吧?”
“这个不好说!太后在上,非我族者,心必异也!若是以前,断无此虞,然,今非昔比,朝廷若不能让郭药师等汉人将领得到最大利益,他们反叛朝廷是可能的;所以,臣奏请太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还是先下手为强,早早解除郭药师兵权为好。”
萧太后沉吟不语。
萧干进一步谏道:“太后,不能再犹豫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萧太后道:“宰相容我在想想。另外,宰相可与耶律大石防卫使通通气,看耶律大石防卫使是甚的意思?”
萧干道:“启奏太后。耶律大石防卫使那里,应该没有问题。前些年,怨军叛乱,臣与耶律大石防卫使率军平叛。当时,耶律大石就建议臣,趁平叛怨军之际,将所有常胜军将领杀了。当时,朝廷正指望怨军抱怨于女真,故此,臣以汉人中也有忠君报国者,不好枉杀为由,未予采纳。太后在上,现在的形势与那时大不相同,金宋联盟,共行伐辽,我朝之败北,几成定局;此种情况下,就不能保证高药师等汉人将领与朝廷一心一意了。”
萧太后见奏,又沉思了一会儿,对萧干说道:“虽是如此,还是和耶律大石防卫使沟通下为好,也好安排兵力,做到干脆利索,斩草除根,不留后患;否则,打蛇不成,反被蛇咬,徒生出许多麻烦来。”
萧干见萧太后同意除去高药师等汉人将领,大喜,忙对萧太后道:“太后在上,俺这就告辞,去找耶律大石,相商解除常胜军的相关事


相关章节: 第一百八十二章 童贯返京第一百八十三章 鸩杀宋江 (1)第一百八十四章 鸩杀宋江 (2)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江托梦 (1)第一百八十六章 宋江托梦 (2)第一百八十八章 药师投宋 (2)第一百八十九章 药师投宋 (3)第一百九十章 药师投宋(4)第一百九十一章 药师投宋(5)第一百九十二章 药师投宋(6)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