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万历帝 第115章 答题(一更)

第115章 答题(一更)


推荐阅读: 红楼:我是世袭罔替的冠军侯特种兵:误入狼牙,成为最强兵王开局签到三十亿别墅全息游戏里的万人迷npc不打职业,让我独美[电竞]元沦农家团宠小囡囡抢了女主剧本首辅大人,公主她只想搞事业!空降热搜!国民女鹅是团宠穿越之黑云帝国娶公主,当武林盟主!少年仙尊

在写农事的时候,朱翊钧写到:“无农不稳,何以稳农?”
大部分人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正式摆脱了饿肚子的局面,所以一切发展的基础,只有‘农’!这是千年来的共识,朱翊钧以‘农’为根开始着手。
参考上辈子的经验,朱翊钧结合通过自己这辈子的所见所闻,把农事的重点落在“稳农”上。
李大儒一看,差一点拍案叫绝,在农事方面,很多人都提出重农思想和对策,但是“稳农”却比“重农”更加具体,更加精确,不仅能抓住考官的眼光,也更符合策论的理念。
单看到这里,李大儒满意的点了点头,其余人看到也好奇的围了过来。
孔廉看完朱翊钧目前写的东西,盯着朱翊钧大大的脑袋,很想知道这个家伙脑子里装的是什么,怎么会这么机敏,因为“何以稳农”四字一出,哪怕是朱翊钧写的稳农之策和其他天才的重农之策一模一样,但就凭这四个字也能稳压其余考生。
写完农事,朱翊钧又开始写军务,大明边患严重,大明的考生若是答题,必然会围绕对付倭寇、草原、海贼进行,但朱翊钧秉承专精的答题理念,不写军工,不写兵将,而写“军纪”,然后从军纪稍稍延伸到军心,明明白白写只有军纪才能让军人有心有魂。
当然这是和俞大遒详谈多次后,才切实体会到的。上辈子看不少影视剧虽然也强调,但他那时候总是缺乏真情实感。
写完军务,朱翊钧松了口气,稍稍稳住自己心神,重新阅读一遍前文,最后点点头,确定自己写的和自己所想一致,神态更加沉稳。
一抬头,吓了一跳。
周围一圈脑袋围着自己。
“卧槽!”
“陛下莫慌,还请继续。”李大儒满意的点头示意道。
这说话的也就是皇帝了,换个其他考生,早就以大不敬之罪轰出去了。
稳了稳心神后,朱翊钧继续投入道试卷之上。
孔廉一直在观察方运,看到这一幕,他在心中暗叹真是名不虚传,朱翊钧刚才的言语看似市井,却已近“明己”。一个人学得越多,越容易被虚无的条条框框束缚住,从而失去敢于面对自我的勇气。
越知道了解自己最难,而“明己”还要高于“自省”,自省只是提醒自己的过失,“明己”却能准确地知道自己的错与对,不仅要改正自己的错,更要坚持自己的对。
朱翊钧要是知道一句脱口而出的‘卧槽’,能让孔大儒想到这么多解释,必定召进宫里,代替冯保,委以重任!
其余大儒和高官一直沉浸在“稳农”和“军纪”两策之中,他没想到朱翊钧竟然能写出这般深刻的道理,不仅远超他这个年龄,而且很具有可行性。
于是,不约而同的把目光转向了张居正。
张居正微微一笑,示意接着看下去。
初次见面的几次交谈,张居正就认定了朱翊钧是自己改革之路的唯一战友,如今从起草到实施,虽然依旧困难重重,但是对方完全展现出了与年龄不符的成熟与可靠。
看来前几天让他独自面对那起惨案,也是利远远大于弊的。
第一题答完之后,朱翊钧把目光放在第二题上。
简单理解下来可以化作【攘外还是安内?】
而当今大明也是如此,内部朝堂不稳,重臣与陛下锐意改革,已经引起极大不满;外部自然不必多说。
朱翊钧回想起上辈子,祖国在挣扎蜕变的时期,也经历过这个重大的问题。
两党首脑最后通过一次‘和平’事变,成功达成协议。
一个顶住了前期,一个发育起来后,完成了收割。
近代史,对于所有年轻的朋友而言,是痛苦的、迷惘的。当年朱翊钧还是学生的时候,对于清朝之前的历史课是积极参与,对答如流;但一步入屈辱的近代史之后,包括他在内,所有原本积极回答问题的人,都偃旗息鼓了。
不是这个条约,就是那个事变。让原本骄傲的少年,一下子没了动力。
收拾好心情之后,朱翊钧开始结合上辈子的经验,书写自己的意见。
看到这个


相关章节: 第110章告御状1更第111章呐喊2更第112章彷徨3更第113章 执念的种子(四更)第114章 殿试开启(五更~祝大家新年快…第116章 张居正讲故事(二更)第117章 文曲星下凡(三更)第118章 范进中举pro max版(四…第119章 饼~来!(五更,上票~)第120章 帝王的成长之路(一更)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