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姜女贵不可言 第565章 观感复杂

第565章 观感复杂


推荐阅读: 天域丹尊爆装灵御:我能无限融合聊斋炼丹师星戒星神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天龙秘史知否之护姐狂魔杀师证道后迎来火葬场神诡大明斗罗:武魂从曼陀罗蛇开始进化病弱长嫂玩坏了豪门都市兵王楚烈萧诗韵

只能说以往有琦瑛妃挡在前头,众人忽视了婀媃妃。
结果一次出巡就让她显了形。
再问谁是妖妃?反正被留在宫城的琦瑛妃相较之下是不太像了。
国君不在王城的小半年,朝中诸事皆由琦瑛妃裁决。
初始时百官颇有疑议,也觉不合规矩。等着看她出错的大有人在。
然而琦瑛妃所言所行若网在纲,有条不紊,一无错处。
奏疏上的批语往往也是一针见血、直中要害。
并不颐指气使,给出的建议皆是真知灼见。智辩纵横,论及时政兵法亦常让人汗颜。
其实审批奏表这事早在国主出巡之前就开始了。好像是五月,那时琦瑛妃应当还在养伤中。
在那之前,朝臣有所启奏,虽可通过王内官等人呈进请示,但国君根本懒于处理,一直堆压不问。
自入了五月,堆积的奏疏很快便被处理了。
有人说是国君与琦瑛妃一起审阅的。
也有传言说是琦瑛妃口述、国君捉笔。凡国君看不明白的,琦瑛妃会逐条加以分析而后总结,国君只需照着写便好。
国君出巡之后,这一猜测得到了证实。
奏疏上的笔迹变了,却仍是字字珠玑,可见之前……
仍有人觉得这不合规矩,但有甚办法。
谁让国君不问政呢?谁让国君非但不问政还把政务交给了琦瑛妃处置呢?
好在,琦瑛妃没有胡乱施为,朝臣凡有请示都能得到快速而有效的解决,总比头几个月昏昏然茫茫然出事不知找谁有问题不知问谁的好。
琦瑛妃还经常参访了解宫城外面的事,对民情民生十分关心。
她统管内宫之后,宫妃宫女也都对她交口称赞……
总之,过去这小半年,民间痛斥妖妃如旧,朝中诸臣却有不少已经改观。
甚至觉得,琦瑛妃这样,难怪能得国君宠爱,且恩宠远在后宫众人之上。
听闻国君有另立王后之意。
琦瑛妃既有挡兽之忠勇,又如此颖慧有才干,贤德似也不输洛下王后……
至于说王子夭折、王后离宫之事,应当也是以讹传讹。
当日兽园献兽,瑞兽发狂,小王子受惊高热,连续夜啼了半个月,最后没救治过来。
王后声称有人给小王子下毒,但医官并未验出。
再者琦瑛妃因护驾重伤,自己还生死未卜,哪里可能对小王子下手?
再观洛下家,与琦瑛妃也并无龃龉的样子,在众人对琦瑛妃误解最深的时候,洛下王后的长兄还曾多次为琦瑛妃说话——更可说明了。
这些还只是寻常官吏的心理。
大成朝中有半数是前朝旧臣,他们的心理又有不同。
按说王权更替,会有大批臣属被更换,毕竟新君上位也需建立自己的势力,要不怎么说一朝天子一朝臣?
但历代开国君王很少有大肆屠杀前朝官员的举措。相反,能劝降的尽量劝降,能留的也尽量留。

除了为彰显自己的气度与胸襟,也为朝局尽快安稳下来。是以,新朝需要靠这些人来控制往下各层包括民众。
大成立国之后,史弼就采取了怀柔之策,大批任用大越旧臣。对于前朝一众官僚,虽算不上全盘接收,也接收了半数以上。
如此做还有一个现实的原因——多年征伐,他手底下几乎全是粗人,够得上文官苗子的一把手都凑不齐。
用是要用,但也并非来者不拒。留下的要么有品德、要么具才干,甚至不乏因言获罪从天牢中放出来的耿介之臣。
当然,任用的这批旧臣都是与当朝没有直接利害冲突的。
似那些声高名显且死忠前朝的,他们的一举一动很可能煽动百姓引发动乱。未免对本朝产生威胁,必须除掉。
同时也是借他们的人头来示威。
对于旧臣来说,改仕新朝,实有诸多不易。
并不是所有的前朝官员都念着光复大越,毕竟愿意改仕的基本也都是对大越失望透顶的。
然而他们身上打着大越的烙印,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他们既要与前朝划分界限来换取活命,也要为新君王效力来获取利益


相关章节: 第560章 一份奏表第561章 州牧之争第562章 神似女君第563章 妒火中烧第564章 犀游夜宴第566章 人头落地第567章 破败小院第568章 竟是旧识第569章 不是全部第570章 拉他下来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