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仙朝 第一百七十章 宁国之兴 (下)

第一百七十章 宁国之兴 (下)


推荐阅读: 知否之护姐狂魔杀师证道后迎来火葬场神诡大明斗罗:武魂从曼陀罗蛇开始进化病弱长嫂玩坏了豪门都市兵王楚烈萧诗韵老婆是花瓶,得宠着吞噬大荒:开局妖孽体质异世玉佩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全职高手之醉卧伊人笑人在洪荒,拜师西王母

那是个长相平平,绝对说不上半点风采的读书人,他腰间也和当时的士子不同,并不佩剑,只穿一身青色布袍,一头长发随意挽了一个发髻。
他坐在牛车上,遥遥便看见了迎出城的那些百官。
但目光最后还是落到了宁国皇帝身上,顾泯就站在宁国皇帝身侧,因此那个读书人就好像是看着顾泯一眼。
四目对视,似乎是跨越了千万年。
顾泯第一次看到对方的容貌,那个读书人活在几千年前,早已经死去了不知道多久,虽然后世有画像流传,但却并无神韵。
如今一看真人,顾泯方才明白了,到底什么才是国士之姿。
那个读书人虽然相貌平平,但眼里很清澈,似乎对这个世间有着无限的希望。
顾泯默默想着他的名字。
常央。
他的故事在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
当时世间读书人以三公为首,三公便是读书人们的领袖,常央求学于学宫,正好是拜在太宰的门下。
这样一位太宰高徒,本该是诸国都争抢的读书人,却没想到临近离开学宫的时候,常央和三公之一的太宰,也就是自己的老师有过一场辩论。
辩论的主题便是各国如今当推行何种学说。
太宰认为,诸国林立,想要壮大,应当依着儒家的学说,以礼乐治世,以求民心归附,上下一心。
而常央却认为不可,而是提出应当以法治世,国家要达成高度统一,便应该有功必赏,有过必惩。
严刑峻法,使之国民依法行事。
这两者学说本就是对立,这两位在学宫辩论了整整半年,虽然太宰未能说服自己的这个弟子,但读书人们纷纷都站在了太宰一方。
这让常央未输已败。
诸国因此不要招揽常央。
只有宁国皇帝,所思在三,最后写信到学宫,言辞恳切,想要常央来宁国施展才华。
如此之后才有了宁国百官在城门外迎接的事情。
常央来了,为宁国带来的曙光。
后世论其宁国的兴盛之史,无一不是从常央来到宁国开始的。
常央做了宁国的百官之首,在宁国那位皇帝的支持下,开始变革,整顿军伍,严苛法律。
数年之后,宁国在河西要回了自己曾经的土地。
宁国军力日盛。
而一切,都要归结在常央身上。
顾泯想着,大宁王朝一统世间之后,推选大宁历史上对大宁有着功勋的功臣,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常央。
常央治国五十年,让宁国焕然一新,只是常央只是读书人,一个学识过人的普通人,却没有修行,于是在五十年后,这位宁国史上第一功臣,就溘然长逝。
但常央之法已经深入人心,而后一直到大宁王朝建立之前,宁国法度不变,国力蒸蒸日上。
顾泯看着玉石上上的图案,想着这些战争会毁掉一些人,但也会成就一些人,这是一定的。
他抬脚向前走去。
故事开始了一个新的篇章。
宁国的国力蒸蒸日上,其余国家开始担忧,于是在数年之后,有数国联手攻宁国的事情出现。虽然宁国在历史上不止一次遭受过数国联手攻伐,但这是第一次,也是宁国最为慌乱的一次。
以一国之力和世间其余诸国抗衡,宁国一开始便吃了大亏。
国土陷落,国家风雨飘摇,岌岌可危。
就在这个时候,宁国历史上又一十分重要的另外一个读书人出现了。
那个读书人叫章邑。
和常央师出名门不同,章邑年少求学于学宫,却未能拜入其中,只能依靠着世面上流传的那些书籍自学,而立之年,读书人们要么是去诸国施展才华,要么就是继续留在学宫继续读书。
章邑自认为书已经读得够多,便开始游走列国,自荐其才。
却是处处碰壁。
最后心灰意冷之时,他去了宁国,在一位大臣哪里做门客。
便遭遇了宁国被诸国攻伐的事情。
当时的宁国虽然是战意高昂,但苦于没有良策破敌,所以一路败退,就在这个时候,章邑再次自荐。
在危难中成为宁国的百官之首。


相关章节: 第一百六十五章 千年之后的今朝第一百六十六章 好剑啊第一百六十七章 看海的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青史不曾有第一卷 晚霞收 第一百六十九章 宁国之兴(上)第一卷 晚霞收 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一百七十二章 帝陵之景第一百七十三章 守陵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柢山阿桑第一百七十五章 是不是练剑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