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周易哲学解读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四十五)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四十五)


推荐阅读: 娱乐:开局和国民女神官宣了穿越后,我被竹马拖累成了皇后嘉佑嬉事逆天换明美女剑豪带着烤肉来了我制做的模型想影响现实女寝大逃亡[无限]暮夜良人将尘天书橘猫猎人游戏具现我乃星辰剑帝正义大宗师

《易学基础教程》第三章第一节里这样说:“如前所述《易经》是周人占筮记录的系统化,古人依据其中的卦爻象和卦爻辞推人事断的吉凶,是一部算命的书。《易传》是对春秋战国以来各种《易经》解说的总结。早在春秋时期,有些人就企图摆脱宗教巫术的束缚,从理性的角度对《周易》进行改造。子服惠伯说:‘易不可以占险’,孔子提出易‘不占而已矣’,而注重‘观其德义’,已经开始不把《周易》用于占筮,而作为分析客观事物和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境界的依据,人们对《周易》的态度有了一个根本的变化。这样,人们逐步赋予《周易》卦爻象和卦爻辞以新的内容和含义,使其成了表述哲学思想的工具。《周易》的性质一点一滴地改变。哲学观点也在一点一滴地积累。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各哲学流派的出现和百家争鸣的开展,随着人们理性的进一步觉醒和思想的解放,人们对《周易》的框架结构作出了全面的哲学解释,根本上改变了它的巫术性质,终于打破了迷信的领域。《易传》就是这类解《易》著作的一个汇集。儒家的伦理观念,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天道观,成了《易传》解《易》的指导思想。占筮书变成了一部哲学书。”(《易学基础教程》九洲出版社 朱伯崑主编 2002年版 第124页)
原来是这样把一部占筮算命的书变成了一部哲学书,你听后能相信吗?总之笔者是不相信的。把占筮算命的书变成哲学书,何必呢?累不累?为何不另劈溪路,独立自主的去写一部哲学书好了,在一部占筮书上,有哪么多人下功夫,去改变占卜性质,变哲学思想,都属不正常了吗?
而实际是《易传》里一部分应属先秦时期的《周易》学术内容,确实继承了《周易》的义理思想,并用义理去阐释《周易》,而不是看到《周易》是占筮书而在改变它,变成义理(哲学)。而另一部分应属战国末期到汉初修订完善的《系辞传》、《说卦传》恰恰相反,是为了当时政治的需要,才逐渐的把《周易》的解释为筮卜之书,并给予筮术的理论原则与方法,才真正的造成后封建社会至到今天人们受其影响,错误认为《周易》是卜筮之书。
但这里总算看到《易学基础教程》里的因《易传》把是卜筮之书的《周易》变成哲学的说法来,这是当今的学术权威说法,不过这说法是站不着脚的。至于《易学基础教程》里把《易传》又说成是解释回答《易经》如何算命的,为什么《易经》能算命。本身这种说法也是不能成立的。《易传》里也不是回答《易经》为什么能算命,如何算命的。不过《系辞传》确实把《周易》说成是亦理亦筮的双重性质,而不代表整个《易传》。而《系辞传》里也没有回答《周易》是如何算命的,只是一种筮术的理论原则。且那实际是八卦筮术,而误说到《周易》头上。前人不明白,因是帝制时期的神道设教,难道现代人还分辨不清吗?正是这些重量极做学问的人物,不能正视《周易》,把《周易》说成是卜筮之书,才使广大的人们跟着误解《周易》。朱伯崑先生在他大作《易学哲学史》前言中说:“《周易》是我国一部古老的典籍,其流传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被人们视为重要的典籍,以后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一直被尊奉为神圣的经典,其影响之深远,在世界历史上是少见的。《周易》最初是占筮用的一部迷信的书,可是后来随着对它的解释,演变为一部讲哲理的书。从汉朝开始,由于儒家经学的确立和发展,《周易》列为五经之首,人们对它的研究,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即“易学”。《周易》的素材,虽然来于占筮的卦象和筮辞,但其内容和结构是经过加工而编纂成的,编纂的目的是企图将卦象和筮辞系统化,作为占筮的依据。但是,就《周易》全书的情况看,大部分内容仍属于筮辞的堆砌,多数卦的卦爻辞之间缺乏甚至没有的联系。所以《周易》还不是《诗经》一类的文学作品,也不是哲学


相关章节: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四十)《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四十一)《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四十二)《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四十三)《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四十四)《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四十六)《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四十七)《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四十八)《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四篇(四十九)《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五篇(一)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