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周易哲学解读 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三)

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三)


推荐阅读: 娱乐:开局和国民女神官宣了穿越后,我被竹马拖累成了皇后嘉佑嬉事逆天换明美女剑豪带着烤肉来了我制做的模型想影响现实女寝大逃亡[无限]暮夜良人将尘天书橘猫猎人游戏具现我乃星辰剑帝正义大宗师

第三篇《屯》文今译与解说
(原文)
“( )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 十年乃字。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译文)
“三、遵循事物的规律,并坚定信念,就开始亨通,利于未来。不论在那里,都有利于建国封侯。新生事物草创初期,宜于稳定坚守,才有利于建立起来的侯国。
初生的事物,往往徘徊流连,犹如乘马列队缓缓而行;那不是强盗,而是求婚媾和的队伍,可是女子坚贞不肯答应婚事。应做好细致长期的工作,女子乃答应了出嫁。也如打猎逐鹿时,若没有山林官做向导,贸然进入林中,君子若不能见微知著,而轻率地继续向前追去,会发生危险的。如同骑着马小心谨慎而行,求得婚姻媾和。这是一条正确的路线,没有任何不利的。积累财富,轻徭薄赋正确;若横征暴敛,就走向了凶险。骑着马列着送亲的队伍,出嫁的女子哭泣无声,泪滴涟涟。这正是为建国而媾和做出的牺牲。”
(解说)
“屯”:本义指草木出生的含义,这里是寓意事物初生到发展的艰辛过程。
“元”:初,弟一。“亨”:亨通。“利贞”顺利实现目标。“建侯”:建立侯国。“磐”:磐石。“桓”:坚持。
“屯”篇中心内容是围绕着建国立业讲述的方针策略。本篇又是通过“求婚媾”来阐述建侯的过程。“婚媾”就是一种以婚姻媾和政治的一种手段。《周易》里已有“帝乙归妹”这一历史事件的引用。即商王与周族以婚姻缔结政治的事件。“建侯”应是建立一个诸侯国。一个诸侯国的建立到发展壮大走联姻不失为一个政治手段。本篇就是围绕着建侯与联姻之间的关系展开的论述,并表明事物发展过程的艰难曲折性。而不能把本篇看成是讲述迎亲的事情。
本篇的题目中心是“利建侯”,即如何有利于建立侯国而展开的论述。本篇里的“元亨利贞”如同《乾》篇题目里出现的那样。在《周易》一书里用“元亨利贞”没有几篇。凡出现“元亨利贞”四字,表示是重要的题目内容及重要的命题。而“元亨利贞”就是对所命题事情的顺利实现。如本篇顺利实现“利建侯”。但如何实现“利建侯”,“屯”篇的内容就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层层论述。篇中的内容是紧扣题目而发,而内容又是通过“求婚媾”来讲述建侯之间的道理。“求婚”一词好理解,而加上一个“媾”字是什么意思呢?“媾”字的含义有结亲,结婚,讲和,求和等解释。《国语·晋语》里有:“今将婚媾以从秦”。意思是“如今最好是用缔结婚姻来顺从秦国国君的意愿”。这是《国语》里讲述的秦晋以婚姻结好政治联盟。以婚姻缔结作为国家间外交上谋取政治手段,是一种古老的政治策略。在《周易》“归妹”篇里引述了“帝乙归妹”这一历史事件。这是商王帝乙将女儿嫁给强盛起来的周族首领姬昌(后称文王),这是历史上的政治联姻事件。而西周后期,诸侯应是各自为政了,眼里已没有了周天子。诸侯国之间联姻是一个谋取政治联合的有效手段。就是号称强盛的汉唐,朝廷上不也往往以婚姻与少数民族首领媾取和平手段。把皇帝的女儿,或宗室女,送给番邦首领,以结秦晋之好,免起战火。这也是皇帝以牺牲子女玉帛以媾和的不得已方法。“屯”里所讲的“求婚媾”,就是以婚姻媾和政治,已达到建侯上的顺利实现的目的手段。
本篇以婚姻媾和的过程描述,来体现“建侯”道路上的困难与反复的道理。
“屯”篇从头到尾,以求婚媾的过程描述来比喻“建侯”的曲折与困难。从语言的描述上,用语优美,像是一首诗,而且又形象鲜明。如“乘马班如,泣血涟如。”有诗韵之美。
本篇从第一段讲新生事物,即喻指政


相关章节: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六篇(五十三)《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六篇(五十四)《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六篇(五十五)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一)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二)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四)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五)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六)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七)中卷《周易》六十四文译解(八)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