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周易哲学解读 《周易大发现》(四十四)

《周易大发现》(四十四)


推荐阅读: 娱乐:开局和国民女神官宣了穿越后,我被竹马拖累成了皇后嘉佑嬉事逆天换明美女剑豪带着烤肉来了我制做的模型想影响现实女寝大逃亡[无限]暮夜良人将尘天书橘猫猎人游戏具现我乃星辰剑帝正义大宗师

卷五:发现了《周易》学术
第二章:《易传》前(先秦)《周易》学术
第二节:《左传》一书记载人们对春秋《周易》文本的解释与论述,即历史上对春秋《周易》文本内容最早的学术
已知《左传》一书里记载史巫用繇题式《周易》用于卜筮,而上层人士则直接引用《周易》文句用于说理。并且《左传》一书里还记载了对繇题式《周易》文辞的解释与论述,当属《周易》学术史上最早的记录了。
我们也将《左传》一书里记载属解释与论述“繇题”式《周易》的例子列举如下:
1、《左传·襄公九年》里记:“穆姜薨于东宫。始往而筮之,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随其出也。君必速出。姜曰:‘亡,是于《周易》曰:‘《随》,元亨利贞,无咎。’元,体之长也。亨,嘉之会也。利,义之和也。贞,事之干也。体仁足以长人,嘉德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然,故不可谓元。不靖国家,不可谓亨,作而害身,不可谓利。弃位而姣,不可谓贞。有四德者,《随》而无咎。我皆无之,岂《随》也哉?我则取恶,能无咎乎?必死于此,弗得出矣。’”
我们先看看这段的译文:“穆姜死在东宫里。开始住进去的时候,卜筮得《艮》时出现一个不变的符号画(也像八写法的符号,笔者注),便说为遇《艮》之八。太史说:“这叫做《艮》变为《随》。《随》,是出走的意思。您一定要赶紧出去。”穆姜说:“不用出去!这在《周易》里说‘《随》,元、亨、利、贞,没有灾祸。’元,是躯体最高的地方;亨,是嘉礼中的主宾相会;利,是道义的总和;贞,是事情的本体。体现了仁就足以领导别人,美好的德行足以协调礼仪,有利于万物足以总括道义,本体坚强足以办好事情。这样,所以是不能欺骗的。因此虽然得到《随》而没有灾祸。现在我作为女人而参与了动乱。本来地位低下而又没有仁德,不能说是元。使国家不安定,不能说是亨。做了事情而害自身,不能说是利。丢弃寡妇的地位而修饰爱美,不能说是贞。具有上面四种德行的,得到《随》才可以没有灾祸。而我都没有,难道合于《随》吗?我挑取邪恶,能够没有灾祸吗?一定死在这里,不能出去了。”
这是鲁成公的母亲穆姜在搬进东宫时,曾筮了一个《艮》之八的卦。占筮的太史说是《艮》之《随》,“随”是出去的意思,所以太史想让穆姜迅速的离开东宫。而穆姜则用春秋《周易》文本里《随》中的“元亨利贞,无咎”,以四德来解释,反对史官占筮的意见。认为自己没有遵寻信德而行事,与四种美德全无,又怎能合乎《随》里的“无咎”呢?认为自己惹出祸端,又怎能没有祸呢?所以认为自己就应死在那里,无法出去了。”史官占筮,用解释《随》是出去的意思建议穆姜迅速离开东宫,而穆姜确以《随》里的“元亨利贞,无咎”,对照自己的行为,认为既不但不认为是“大吉大利,无危险”兆头,而且认为自己应该死于东宫,这可是与史巫形成鲜明的认识对比,从穆姜用四德解释“元亨利贞”,以反对史巫占筮的说法,这既是最早从一个测面有力批驳史巫占筮荒谬的例子,又是开义理解释《周易》文辞的先河。穆姜能从占筮出的《随》里引用“元亨利贞,无咎”从义理上解释,对照自己的行为,预知出结果的可知性,这是理性的思维方法。若按史巫筮卜出《随》卦,而认为《随》里的繇辞不正是“元亨利贞,无咎”吗,那么穆姜搬进东宫,不正是“大吉大利,没有害处”的兆辞了吗?看来穆姜不相信占筮的那一套,而是从“元亨利贞”引出四德理论对照自己的行为,能够理性的认识到现实中自己的结果,还能有什么“无咎”,而不会是好结果。穆姜非常明白自己的结果,也就愿意死在东宫。上层人物已懂得以理性的思维看待自己的行为后果,而不是听信史巫占筮出的吉凶说法。这即是对春秋《周易》文书一书


相关章节: 《周易大发现》(三十九)《周易大发现》(四十)《周易大发现》(四十一)《周易大发现》(四十二)《周易大发现》(四十三)《周易大发现》(四十五)《周易大发现》(四十六)《周易大发现》(四十七)《周易大发现》(四十八)《周易大发现》(四十九)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