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心理医生的故事 第159章竹苗恐吓效应

第159章竹苗恐吓效应


推荐阅读: 带着购物系统回到80年代从亮剑开始当老师病娇美人不当白月光纪凌与杜斯丁全职高手之太上老君人间诡事异德星衍启示哇!大佬马甲多穿成反派的恶毒小妾天符云仙佛七

158竹苗恐吓效应
原本开开心心的春节,却在阴雨连绵的日子里度日如年……
本就捂着一肚子气的凌峰,没想到大年初一的早上,一起床就发现一根熟悉的竹苗又像神棍一样,再次被外婆周吴郑王的放到了桌子上!
那一刻,凌峰气的对妻子直接说道:“你看看,你妈竟然还把竹苗当权杖用来恐吓孩子。你把它扔了,让她以后不要再搞了!”
宸卉淓听凌峰如此一说,虽然在忧虑中把竹苗扔了,但依然如一头被驯服的大象默默无言。
凌峰望望她几乎没有反应的表情,早已明白,她的潜意识就如一只被拴上灰色铁链的小像,在成长中已不知不觉习惯了父母的一切行为!
然而,同样压抑中成长过来的外婆,虽然一把年纪,不但没有任何突破与反思,反而让自己的压抑在踢猫效应中,演变为驱驾弱者的心态,渴望从中获得一个权威的自己。这种心态,总让她喜欢把竹苗当成权杖通过御驾孩子来显示自我。
由此可见,至于孩子曾经被外婆用竹苗抽吓过多少次很难知道。但如果从孩子一见竹苗就显得顺从反应来看,那外婆对孩子抽吓的恐惧反应,已经深入到孩子的潜意识之中,让恐惧感已经成为孩子的心灵部分!
因为孩子对于竹苗恐惧辐在射效应中,让从不摔手机的孩子,一见到手机里微信摇一摇和指南针,就如白日见鬼在恐惧中不由自主就扔了出去!
因此,可想而知,外婆为了体验权威的快感,利用竹苗御驾孩子所造成伤害是多么严重!
也许她抽吓孩子的那刻,沉浸在权威的满足中,觉得只是吓吓而已,并无伤大雅。甚至还得意中欣赏自己的教育杰作,觉得只是教育和关爱孩子而已。
但她却永远都不明白,其实这是她潜意识在投射效应中,表现出的无意识报复与补偿行为。
而她沉浸在御驾弱者的满足中,更不会去思考抽打孩子的心灵与恐吓,对孩子来说是种多么致命的伤害。
同样更不会去思考她现在本科的女儿,都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却依然难以像正常人一样,感知她人心理情绪。甚至还在渴望权威感的驱使下,指责抱怨女儿享受御驾弱者的满足!
她的行为凌峰看来,她当初可以用刺藤抽打自己年幼的女儿,那今天再用竹苗抽吓外孙,更是轻车熟路颇有心得。
可是,她此种潜意识报复与补偿行为,如果在获得能力与不受制约的环境中扩大到一定程度,就容易演变为更严重的虐待症!
因为她活在渴望满足自己的情绪中,自然就会顺着情绪满足的方向发展,从而让她抛弃道德良知的底线,把自己心灵的阴影投射于无辜的他人!
外婆如此心理,几乎和外公一样,总会让她为了维护自己的心情和利益时,显得能说会道,善于用攻击他人与推卸责任的方法,掩饰自己的错误和不能见光的理想。
也正如此,凌峰才能通过潜意识分析,了解到孩子恐惧微信摇一摇和指南针的真正原因。
因为微信摇一摇的页面,符合外婆在用竹苗抽吓他呈现出拳头抖动的情景。因此,摇一摇的画面在孩子潜意识里,代表了外婆的拳头!
指南针的圆圈和直线针的组成,又恰恰符合竹苗直线形状与外婆抖动弧形情景。因此,在孩子潜意识里代表是抽打的情景。
整体来说,微信摇一摇和指南针的页面,在孩子潜意识里代表了外婆拿着竹苗恐吓他的完整情景。
这种现象和原理,类似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道理。有所不同的是,前者在思维认知中清楚的知道恐惧感的原因。因此伤害是可知可控的。
但后者会随着孩子的成长,在思维认知不成熟的状态中,会因为遗忘而为潜意识潜藏的信息,在辐射效应中如梦境般改头换面,影响着孩子心理意识乃至于行为命运!
正因为孩子处于记忆发育,造成孩子缺乏记忆,让孩子在恐惧中扔掉手机的那刻,又好奇的想打开观察……
孩子如此恐惧又好奇渴望观看的行为,是因为外婆用竹苗抽打


相关章节: 第154章幼儿园培训第155章战争终于爆发第156章释放压抑第157怀宁黄墩的除夕夜第158章触景生情恐惧哭闹第160章社交强光效应第161章刻板偏执行为第162章视觉敏锐发达第163章哥哥和弟弟的区别第164章再次回到安庆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