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农门二姐有空间 第220章 朝堂

第220章 朝堂


推荐阅读: 震惊!这个灵兽铺有亿点强争天帝战风起龙城开局送给柳神不易物质傅爷的娇气包黑化了重生之车企巨头剑倾乾坤道凤舞之九重天阙太古吞噬大帝怪物克星:一拳解决真有意思混在精灵世界的那些年烽动

仪事殿上,已经上了年纪的元宗帝不仅踹翻龙案,还踢倒两个进谏的臣子。
只因为这两个臣子要惩罚宣威军统领唐英。
惩罚唐英是小事,只需要元宗帝一句话。
可当初在平凉堡失陷时,朝堂就说过此事。
是元宗帝硬偏袒唐英,或者说偏袒大皇子,没有将唐英换下,才落得今天这场面。
如果现在换人,那就是要元宗帝承认自己不如赵燕骄。
他如何能认!
那可是他恨之入骨,又偏偏不敢宣之于口的依仗。
元宗帝只感觉自己胸口憋闷得如同刀绞,他大口喘气。
贴身太监吓得跪地替他抚胸:“皇上,皇上龙体要紧!”
元宗帝脑袋嗡嗡作响,他黑着一张脸,喘息着,冷声质问兵部尚书徐哲远:“你不是说镇北军已经将狄虏骑兵引出庆安府了吗?那为何又被冲进城去?为何?你说啊!”
年前平凉堡落入狄虏人手中开始,那边的军报就没有断过,刚开始唐英还屡有捷报频传,什么剿匪成功,捉拿狄虏人多少多少。
还有时不时不忘给赵燕骄上眼药,说镇北军消极怠工。
可是时间一到五月,形势陡转直下,狄虏骑兵入境,与之正面交锋的宣威军一触即溃,本已经收拢到平凉堡下的防线彻底废了。
只用半月,狄虏骑兵就扫荡周围几百里范围的村镇县城,甚至打开庆安府城门,直接威胁到后方的秦州府和京城。
边关大急的军报是一天一封的送到皇城,这可跟当年掠人的碎金惨案不同,疆土沦陷,不能及时收回后患无穷。
从赵燕骄领兵驻守硖石关这些年,除最开始的几年里狄虏屡屡来犯,后来也只有小偷小摸的越境。
就连碎金惨案发生后,也是镇北军在草原追着那些部落打,从来没有狄虏人大规模进入武朝境内。
元宗帝急得一天一道斥责的诏书,又严厉训斥镇北军的失职。
可是……他的话一出京城不管用了。
对镇北军是“将在外君令有所不从”拒绝。
唐英倒是听话,可上阵撕杀撕杀的是小兵,皇上的圣旨到了前线,那就是狗屁不如。
说得再好听,面对快马弯刀时,小兵们都只恨爹娘少长两条腿。
命都没了,谁还要加官进爵,封妻荫子的空话。
见到元宗帝状态不好,太子李熙恭身出列:“外有唐将军领兵逐狄,内有兵部谋划,朝堂上有徐尚书在,父皇还是保重龙体要紧!”
另一边,大皇子跟三皇子也出列齐声规劝皇上息怒。
太子年方十七,长得跟他的母后一样,容貌普通。
每次上朝都谨小慎微,言语不多,今日难得开口几次,说的都是有理有据。
听到他的声音,元宗帝满腔怒火终于找到发泄地方,手中奏折劈脸砸去:“朕为何不恼,还不是因为你的好舅舅,手握镇北军却毫无建树,放任狄虏骑兵进入武朝,毁我大好河山。”
“若是不能尽快收回庆安府,你们赵家就等着受罚吧!”
这话说得朝中大臣面面相觑。
平凉堡是在唐英手中丢失,庆安府更是元宗帝指派的将领驻守。
谁都知道,就连知府余秋靖都是三皇子母家的人,怎么能怪到镇北军头上,在朝堂上口口声声骂太子李熙是赵家人更是无稽之谈。
这样毫无理由的偏袒,难道是想借口镇北军失利,要废除太子?
还是皇上已经气糊涂才口不择言?
但这种话每个人都只能在肚中盘算,不敢有半分表露。
李熙见皇上暴怒,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父皇,儿臣冤枉啊!”
其余皇子也跟着下跪:“父皇保重龙体!”
偌大一个议事殿,瞬间落针可闻。
元宗帝指着太子骂道:“你那母后是不是又说朕胡乱怪罪了?是不是要你上朝来顶撞朕?”
李熙将头深深埋在地上,声音更咽:“父皇,母后只说您半月里茶饭不进,仅靠参汤养着,又夜夜难眠……太医也说过操劳过度有损龙体,让儿臣多劝慰……”
元宗帝越发怒火中烧:“她住在兆华堂,如何得知朕膳食起居的


相关章节: 第215章 明桩暗哨第216章 财源广进第217章 中毒第218章 第一解毒方法第219章 步入正轨第221章 太子监国第222章 酒水(1)第223章酒水(2)第224章 颗粒饲料第225章 战乱中的繁华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