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第217章 阴谋与阳谋

第217章 阴谋与阳谋


推荐阅读: 篮坛之内线摇摆人我能召唤历史喵开局被迫加入了金刚寺从契约御兽开始人在斗破,穿越者有亿点多LOL:我这都是什么牛马队友?从全能学霸到首席科学家夏目君只想活下去反清:我其实真的是老实人长安之上(讨逆)仙尊归来莫海种族之地:壹

楚歌所找到的切入点,正是那句“与士大夫治天下”。
这句话之前在盛太祖的那个副本用过,现在,又用到了。
说来凑巧,这句话正是文君实说的。
这件事情就发生在王文川变法后不久的一次御前廷对中。
当时,新旧两党从国家大事讨论到变法细节,最后又逐渐演变成了嘴炮互喷。而最终,那时一心支持新法的皇帝忍不了,下场了。
史料上的原文,是这样记载的。
君实又言: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
上曰: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
君实曰: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这段对话其实很容易理解。
说到变法,文君实说,祖宗之法已经很完善了,没必要改,改了就要失去人心。
皇帝就纳闷了:改革法制,士大夫确实挺不高兴的,毕竟损害了士大夫的利益;但百姓有什么可不高兴的?有什么可失去人心的?
文君实说:皇帝是与士大夫一起治理天下的,而不是与百姓一起治理天下的。
这番对话的结果,是文君实一个大招,把皇帝说得哑口无言。
当时,皇帝磕磕巴巴地说:“士大夫……也不全都是反对的吧?”
这种弱弱的反问丝毫没有起到任何效果,也证明了,皇帝实际上是被文君实给唬住了。
可以说,文君实确实是一个非常耿直的人,把千百年来的大实话说出来了。
在那个年代的人看来,皇帝和士大夫,都是国家的统治阶层。而百姓,是国家的被统治阶层。皇帝想要维护自己的统治,那就得让士大夫满意,否则,这皇帝就统治不下去。
换言之,文君实说的“不须更张以失人心”,这里的“人”,是特指士大夫阶层。
至于百姓?
那都是被统治的牛羊,那能算人吗?
既然他们不算人,可以随便糊弄,而且怎么割都是割,那就完全可以忽略掉。
只考虑皇帝和士大夫这两方,变法要动士大夫的利益,当然会导致国家不稳固了。
实际上,不只是文君实,其他的大臣们,基本上也都是这样的想法。
而正是因为士大夫们有如此的共识,变法才几乎不可能成功。毕竟这意味着,要与整个官僚集团为敌,而唯一能有点用的皇帝,在这一点上也很糊涂。
但就是这番对话,让楚歌找到了突破口。
当时,皇帝确实被驳得哑口无言。
但这并不代表皇帝就接受了文君实的说法。
恰恰相反,皇帝反而因此而产生了愤懑之情,在未来的人生中,他开始绞尽脑汁地想着,如何才能让自己不再这么憋屈。
“元丰改制”恰恰说明了,皇帝的心中始终过不去这个坎。
其实,这才是一个正常人该有的反应。
谁能拒绝权力?
对于每一个皇帝而言,掌握绝对集中的权力都是他们的毕生追求。而对于大臣们来说,则是要千方百计地拒绝皇帝的要求,甚至要从皇帝手中抠出权力。
所以,皇帝只是暂时没想到解决方法,不代表他不想改变这种现状。
而楚歌现在要做的,就是给皇帝提供一种解决方法。
想到这里,楚歌说道:“臣以为,官家非与士大夫治天下,而是用士大夫治天下。
“天下之事,决于官家。官家想做,若是士大夫支持,那便皆大欢喜;官家想做,若是士大夫不支持,那官家自然也可以换一批支持的人。
“士大夫代天子牧民,何尝听闻,士大夫替天子牧民?
“官家想做事,却处处被人掣肘,岂不闻太祖有云:卧榻之侧,岂容它人酣睡?”
听完这番话,皇帝的双眸越发明亮了。
显然,楚歌扮演的王文川扔出了许多惊世骇俗之论,虽然被其他的大臣听到要引发轩然大波,但在皇帝听来,却不啻于仙乐一般优美。
楚歌的意思很简单,陛下你听文君实瞎逼逼干什么?
士大夫凭什么和皇帝分享权力?
你是皇帝,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古代的官员叫州牧,意思就是说,


相关章节: 第213章 剿匪说下近期的情况第214章 何谓朋党第215章 我黑化了!第216章 给皇帝的投名状第218章 新的方案第219章 五年第220章 两条线的交集第221章 流民图的另一种用法(万字更求月票)第222章 试炼通关!(万字更求月票)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