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13章 第 113 章

第113章 第 113 章


推荐阅读: 雄蜂只会影响我尾针速度你吻起来好甜美嫁给偏执战神后(重生)穿到年代文中搞科研[穿书]痴情鲛人全靠演技病美人重生后想开了甘愿我爸是狗血文里的满级大佬SHEEP被偏执病人盯上后[快穿]咸鱼假少爷只想躺平[娱乐圈]酒厂BOSS在追漫画

只听一声仿佛还不够过瘾, 这回对准银币,使劲又弹了一下,银鸣清脆, 如风吹铃响。
皇帝几乎忘了底下还有一群臣子翘首以待,自顾自地开始把玩银币,端详银币的每一处细节。
置于手掌上,甸甸坠手,银面光滑如镜,特有的银亮色做不得假。
正面镌刻着两圈同心圆形绳纹, 正中是竖排隶书的“贰两”字样,正上是随圆弧均匀排布的“成顺元寶”, 正下是小两号的“宝泉局监制”,用指心去触摸,犹可感受到每个字的细小纹理而不剌手。
这些字样虽是隶书,笔画中却藏有些许苍劲之意, 皇帝第一眼就认出了是谁的字迹。
五个银币皆翻到背面,置于红绸布上,这几个图案才是关键, 最得皇帝的欢心。
甸甸稻穗说丰年,长河入海望不尽, 东岳登顶览众山,巍巍皇城帝王气,团龙腾云戏明珠。
每一个图案都昭示着国泰民安, 王朝昌盛。
银币通体光滑, 唯独边缘镌刻齿纹, 与正面的圆形绳纹相得益彰, 别具美意。
皇帝想到, 若是大庆子民乃至天下之人,皆能以此银币易货易物,那是何等的盛况,想起裴少淮廷议时说的话,胸间多了几分豪情。
他喜欢这些银币,不止喜欢它们的精致而已。
皇帝终于回过神来,想起自己还在上朝,威严仪态,言道:“这几枚银币很好,朕很喜欢。”
“微臣谢圣上夸赞。”张令义和裴少淮异口同声应道。
还没来得及论功行赏,工部尚书周大人出列,言道:“禀圣上,微臣等对宝泉局铸造的银币十分好奇,斗胆恳请圣上让我等也开开眼,见识新银币是何等精美。”
显然来者不善。
随后又有其他臣子站出来附议。
皇帝盯着眼前仅有的几枚银币,有些许不舍神色,显然他自己都还没看够。不过,皇帝终究还是挥挥衣袖,对小官言道:“端下去给诸位爱卿们都看看。”
“是,圣上。”
最先是五位内阁阁老相看,他们这个身份地位的人,何等的奇珍异宝没见过,但初拿起银币的时候,亦微露出意外之色——若是朝廷放出去的银币皆有这个成色,确有利于良币流通。
他们看重的是宝泉局,以及宝泉局背后的铸造技术。
沈阁老身为次辅,又是裴少淮的会试座师,他性子谨慎,泰然放下银币,只叹了一句钱币精致而已,不置可否。
楼阁老是首辅,虽自知要端着架子,但却难掩复杂神色。就好似明明在朝中拉了好大一张网,正得意间突然发现破了个洞,漏了好大一条鱼。
而后,小官由将银币端到六部九卿跟前,让诸位大臣一一过目。
杨大人拿着银币,又看看廷前那个身着青袍的颀长身影,愈发满意这个姑爷。身边同僚开始低声向杨大人祝贺,杨大人只是点点应过而已。
其他官员看过银币后,有赞叹不已的,也有放下后默不作声、安静沉思的——或考虑驳斥兵部和裴少淮,或思忖谏言,顺势谋一份差事分一杯羹。
一刻钟后,首先站出来的果然还是工部,周尚书言道:“圣上,关于银币一事,微臣有话要禀。”
今日还是免不了一番驳论。
“准。”
周尚书一番看透了宝泉局的“诡计”的神态,言道:“此几枚银币美则美矣,却有专寻工匠精雕细琢之嫌,只为在早朝上出个风头,如此风气不可长也。”污蔑这几枚银币是特意雕琢给皇帝看的,言下之意是,宝泉局恐怕没有本事批量铸造或是锻造这样的银币。
周尚书又言道:“样币精美有何用?翻砂铸造后只怕还原不了其十之一二,届时岂不是叫朝廷空欢喜一场,还要蒙受白银损耗。若是安排匠人们一枚枚去雕琢,又要损耗多少人力,效率何其之低,只怕造福百姓不成,反倒加重徭役,民生哀嚎……古有何不食肉糜,今有雕币逐功绩,张尚书、裴给事中,铸造钱币可不是玩花样,也不是雕琢一枚两枚而已。”
最后这几句话说得尤为有底气,仿佛酝酿已久,终于有机会说出口。
仿


相关章节: 第108章 第 108 章第109章 第 109 章第110章 第 110 章第111章 第 111 章第112章 第 112 章第114章 第 114 章第115章 第 115 章第116章 第 116 章第117章 第 117 章第118章 第 118 章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