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62章 第 162 章

第162章 第 162 章


推荐阅读: 雄蜂只会影响我尾针速度你吻起来好甜美嫁给偏执战神后(重生)穿到年代文中搞科研[穿书]痴情鲛人全靠演技病美人重生后想开了甘愿我爸是狗血文里的满级大佬SHEEP被偏执病人盯上后[快穿]咸鱼假少爷只想躺平[娱乐圈]酒厂BOSS在追漫画

接下来的行程中, 随着小县主常常过来,或是裴少淮夫妇带着小南小风过去,他们终于见到了这位赵县主。
赵县主生于将门之家,她的眉眼间原本带着些英气在, 然而眼眸里流露出的, 却是温温和和, 甚至可以猜得出,她曾经过得小心翼翼。
这样的面容,搭上这样的性子, 使得赵县主身上流露出一股郁郁清冷。
兴许是过往太多虚与委蛇, 赵县主嫁予燕承诏后,只想安安静静过日子, 鲜与外府往来, 也使她多了几分神秘感。
杨时月察觉出了赵县主的几分性情,与其往来时,相互以“裴夫人”、“县主”相称,保持着距离、不过分套近乎, 唯有涉及孩子上, 才称“伯母”、“婶婶”。
如此,反倒让两人叙话更加恰然、惬意,关系亲近了一些。
这日, 厢房里铺上毯子,三个娃娃在毯上玩乐, 小意儿手里捏着块糕点, 静坐一旁, 看到小南小风追逐打闹, 她也开心地笑着。
等小风跑累了, 伴在意儿身旁坐下,意儿很大方地把糕点递到小风面前,细声说道:“姐姐,吃。”
小孩间寻常的称呼、举止,却叫赵县主看得出神——儿女的一颦一笑总是叫初为父母者看得痴痴,觉得新鲜,只不过这一点在赵县主身上尤为突出一些罢了。
她又欣慰浅笑了一下。
隔日,两家再聚,道别时,赵县主叫人取来一个小檀木盒,对杨时月说:“我素来诗书不精、女红不巧的,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唯独幼时在宫中曾研习玉雕消遣时日,尚可以示人……这里头,是我雕的一枚玉簪,还望裴夫人莫要嫌弃。”
不带一分架子,甚至有些过谦。
杨时月欣然接下,过了几日,她戴着这枚玉簪,给小意儿送来了一顶精致的小帽子。
就这般来来往往着。
裴少淮和杨时月大致能猜想出燕承诏、赵县主年幼时的经历,一个是年少苦练刀枪、见惯杀戮,身为庶子更似工具;一个虽享了荣华富贵,但寄居后宫檐下、孤苦无依,常被人视为摆设。
裴少淮和杨时月私下从未聊过这些,只心里默默知晓便好。
杨时月唯独隐晦问过一句:“皇上委派武官随行南下,是特地选了燕指挥罢?”
裴少淮点点头,应道:“不过,也不必避着什么,大家都是敞亮人。”
“我省得了。”
……
江水粼粼舟楫过,楼灯映照透寒波。
船过,一片鹭鸟惊了黄昏。
一路南下,沿着水路,看了南北风景,也听了南北渔歌。
闲暇时,裴少淮一人在船上书房看书,看的不是四书五经,也不是唐诗宋词,而是许多话本,譬如什么《闽都游记》、初刻和二刻《拍案惊奇》,甚至还有《天妃出身济世传》。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杨时月一开始以为,裴少淮观阅这些闲散书籍,只是为了打个趣儿,消除船上的乏闷。结果每回过来送点心、茶水时,见丈夫不单读得极仔细,还不时执笔写下笔记,有时还会灯下琢磨一番。
书房太小,幽窗一点光,几步一回身。
趁着裴少淮撂下话本子歇息的时候,杨时月说笑道:“官人读得这么认真,是要在话本子里琢磨学问?”
在世人眼里,消遣的话本子算不得正经学问。
“你说得对。”裴少淮应道,“我确实在研究学问,从话本子里研究闽地的乡土风情。”
还把妻子拉过来一同坐下,翻开自己笔记,和杨时月一起分享这几日的读书所得。
他说道:“便是一府一州之内,也有十里不同风之说,更何况闽地与中原相距甚远,其间隔着多少东西长河,我到此处为官,总要识得这方水,才能治得这方土。”
裴少淮举例,他指着“螟蛉子”几个字说道:“螟蛉有子,蜾蠃负之,闽人所作《拍案惊奇》中以‘螟蛉子’喻养子、义子,往往有本事的养子比亲儿子更受重视,可以见得,相较于中原人,闽人更看重‘同姓’,而不那么看重‘同源’,或者已将‘同姓’视


相关章节: 第157章 第 157 章第158章 第 158 章第159章 第 159 章第160章 第 160 章第161章 第 161 章第163章 第 163 章第164章 第 164 章第165章 第 165 章第166章 第 166 章第167章 第 167 章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