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朕即大宋 第十九章秦桧的惊恐

第十九章秦桧的惊恐


推荐阅读: 诸天:从成为刘沉香开始崛起我有一个破碎的游戏面板开局一枚建城令攻心我的谍战可以无限模拟全民修炼:我的身体自己会修炼遮天之太阴皇子联盟:我真是摆烂选手求生种我的因果模拟器穿越到十年后女友变成了富婆综武从葵花宝典开始

赵桓抵达明堂时,东京留守、两府宰相、台谏长官都已经到齐。
与秦汉时期官员只需要向皇帝拱手行礼不同,几名宰相见到赵桓便立即跪地,行叩拜大礼。
几名头发花白的老人,仆一见面就推金山倒玉柱的跪地行礼,赵桓只感觉心胸一窒,属实是有些受不住。
跪在地上的几人齐声拜道:“圣躬万福。”
赵桓连忙回道:“朕安,免礼,赐坐。”
一旁的内侍送来一把把座椅,几人再拜之后,各自坐下。
排在首位的官员不是宰相,而是东京留守,太子少傅,孙傅。
宋朝的官职五花八门,只有后人想不到的,就没有宋朝没有的。东京留守,这个一看就不是很正经的官职,却是大宋朝常置官职。皇帝出巡或亲征,皆置此官,以亲王或大臣掌留守司事。
历史上大宋最著名的东京留守应该是宗泽,在靖康之难后的次年,宗泽统帅东京百万军民,正面战场野战打赢了金军,获得第三次开封之战的胜利。
而孙傅这个东京留守,就没那么煊赫的权柄了。事实上,他这个开封留守,是昨天白天宋钦宗进入金军营地之前才任命的。令他辅佐太子,执掌东京。到现在也只上任了一天而已。
对这个老头赵桓情感复杂,甚至无关乎宋钦宗本人,这个老头儿跟后世赵桓本人都有极大的交集。
赵桓一五年参加高考的时候,全国卷1的文言文考的就是这个老头子,为了他赵桓还丢了不少分。
而在这个时代,如果说东京城被攻破,宋钦宗要担八成责任,那剩下两成都要归结于这个老头子。就是他迷信郭京的六甲神兵,并推荐给赵桓的。
可以说赵桓两世为人,在人生最关键的命运节点上,都与这个老头儿产生了极大的纠葛。
但若说他是个奸臣,那就的确有失公允了。在王朝末年,风雨飘摇时,这位太傅也喊出了:“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
总的来讲,这是一位性格软弱,能力平庸,遇事只会哭哭啼啼,但是愚忠守节的儒家士大夫。
倒是宋钦宗安排的东京留守司副手,户部尚书梅执礼,是个可堪一用的能臣,历史上暗中支持吴革组建数万人军队的朝中大臣就是此人。
在梅执礼之后,是枢密使张叔夜,即大宋朝的枢相。
再之后本来应该是当朝宰相,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何粟。但这位当朝唯一的宰相因为怯懦,而且一向主和,被赵桓亲自处死。
所以现在代理宰相政事的是尚书左丞冯澥。
至于为什么大宋朝没有正式的宰相,竟然以一个地位卑微的尚书左丞掌管举国政务,就又回到了那个掩耳盗铃的传统,大宋朝不设置主官,只以副官掌管有司。
比如大宋照搬唐朝的三省制,三省分别是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的主官应该是尚书令,中书省主官中书令,门下省主官是侍中。但这三个官职,活人基本就混不上去,只给死去的大臣。
宋朝便分别以尚书仆射掌管尚书省,中书侍郎掌管中书省、门下侍郎掌管门下省。
但宋朝皇帝又觉得三省制效率太低,为了方便管理,又将尚书仆射分为左右,往往让尚书右仆射兼职中书侍郎,尚书左仆射兼职门下侍郎,以此来统合三省,提高效率。
尚书左仆射就是左相,尚书右仆射就是右相。
有时候皇帝觉得左仆射、右仆射权力太大,也会让他们的下一级尚书左右丞,代理宰相事务。
这些拐弯抹角的关系,赵桓本来也不太清楚,直到融合了宋钦宗的记忆,才算是勉强理清了脉络。就这种冗余混乱的制度,完全就是裱糊起来勉强运行的一个模块,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
而坐在最后面的御史中丞就是赵桓的老熟人了,千古奸臣秦桧。
台谏本应该是朝廷中最风清正气的部门,作为台谏长官,御史中丞有权否决朝政决策;干预君王过失;批评和弹劾文武百官。李纲称之为:“立乎殿陛之间与天子争是非者,台谏也。”
但北宋末代时刻,执掌这个重


相关章节: 第十四章严肃军纪第十五章自今日起,进退等死!第十六章一日三餐第十七章三路并进第十八章流芳千古的皇后第二十章不要做敌人希望你做的事情第二十一章亲手将国家推进乱世深渊第二十二章大宋的军备文明之盛第二十三章腐化的金军第二十四章道祖显圣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