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朕即大宋 第四十九章皇后亲缝戎装

第四十九章皇后亲缝戎装


推荐阅读: 诸天:从成为刘沉香开始崛起我有一个破碎的游戏面板开局一枚建城令攻心我的谍战可以无限模拟全民修炼:我的身体自己会修炼遮天之太阴皇子联盟:我真是摆烂选手求生种我的因果模拟器穿越到十年后女友变成了富婆综武从葵花宝典开始

看了会儿花灯,赵桓便返回了禁中。
毕竟这位少男心中还有一件念念不忘的事情,那就是与绝代倾城的皇后同床共枕。
昨天夜里,因为穿越又两天两夜没合眼,所以沾床便昏睡过去。
今天夜里,可不能再错过机会了。
东京城能否守住,赵桓还不清楚。至少在沦为俘虏之前,要把自己的第一次献给风华绝代的皇后。
皇后的寝宫在仁明宫,赵桓抵达时,仁明宫没有一丝后宫清冷的模样,反倒热火朝天。
碳炉将宫殿烤的暖意洋洋,在四壁点着大量火烛,殿内灯火通明。
在灯火旁,是大量帝姬、宫女正在专注的赶制衣袍。赵桓甚至看见有帝姬指尖在不断渗血,鲜血顺着针尖、细线逢进了朱红的战袍,使战袍颜色更加鲜艳。
绝代倾城的皇后也坐在殿中央的凤椅上,专注的低着头,手中针线细密翻飞。
赵桓抬手止住了侍卫通报的意图,没有打扰其他专注缝衣的众人,低调的走到了皇后身旁。
朱琏感觉到缝衣的视线一暗,有道身影阻挡了室内的亮光,立即抬起头,便见到官家正站在身前,安静的打量着自己。连忙将针线、衣物放到了一旁,起身轻声问道:“官家何时过来的?可用过晚膳了?”
“圣人继续坐着,不用起身。朕刚过来。”赵桓淡笑着回道,紧接着好奇的问道:“圣人还懂得针线?”
朱琏落落大方,又端坐回去,端起了一旁正在缝制的戎装,说道:“予要母仪天下,这针线自是精熟的。”
说着朱琏美眸抬起,带着绝美的弧度,笑意盈盈的望向赵桓,说道:“予不仅懂得针线。自官家登基以来,已经连续两年,予都按照祖制,在后苑的亲蚕宫举行亲蚕仪式,并完成整个养蚕过程。”
“这养蚕、针线、女红可是我中原女子数千年来都秉持的美德。”
赵桓惊讶,没想到大宋皇后竟然还有这种才艺,居然懂得养蚕。感慨道:“祖宗制度是好制度啊。”
随后赵桓看向朱琏手中的戎装,问道:“圣人这是在缝制什么?”
朱琏举起手中厚重的冬装,向赵桓耐心解释道:“这是步军冬服,黄绢绵袄。予在枢密院那里要来的制式。”
赵桓认真看了一眼,是绵袄,而非棉袄。
一字之差,千差万别。
绵是丝织品,也就是大宋内藏库里面的四百万匹绢帛。
而棉花在大宋虽然已经开始种植,但主要范围在岭南、两广。
赵桓好奇的问道:“绵袄能保暖吗?效果如何?”
朱琏打开还未缝合的地方,向赵桓展示道:“绵袄保暖效果如何,全看这两层布帛之间填充物为何。”
知道自己夫君忙于军国政务,对女红这些事情不了解,朱琏便向赵桓从容解释道:“绵袄,源于一种叫‘襦’的绵衣,《释名·释衣服》称,襦,言温也。”
“质料粗劣的襦衣称为褐,是下层百姓穿的。”
赵桓立即说道:“这个朕清楚,麻衣短褐,为贫民之服。”
“这种褐便是在两层布帛之间填充碎布、破絮头。故《诗经·豳风》有句,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有唐一代,经济富庶,故民间衣服亦更加保暖,短褐变长,便称之为袄。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诗称,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
“其时襦袄已成冬季专用绵衣。因在夹层中填的是绵絮,时亦称绵袄。”
“再到我朝,民间畜羊成风,更高级的绵袄之中,则填充羊绒。一般专供宫廷或者达官显贵之家。”
赵桓看了一眼朱琏展示的还未缝合夹层,里面填充的竟然是各种绒毛。
朱琏笑意盈盈,说道:“官家,现在安心了吗?予去左藏库发现,我朝物资堆积如山。便下令从中查找绒毛,将供给宫廷之物,拿来为士卒缝制戎装。”
赵桓同样欣慰而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啊。
大宋重视工商,所缔造的财富,的确是远超前代。
便比如这绵袄,在唐代,一件绵袄制成甚至能得到大文豪白居易的感慨。


相关章节: 第四十四章启圣院的斋饭第四十五章腹有诗书气自华第四十六章新军的训练第四十七章军工复合体第四十八章大宋精准的火药配方第五十章禁军出城第五十一章东京城响彻的战鼓声第五十二章大人,时代变了!第五十三章太学生的退路第五十四章气壮山河!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