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朕即大宋 第四十三章组建静塞军

第四十三章组建静塞军


推荐阅读: 诸天:从成为刘沉香开始崛起我有一个破碎的游戏面板开局一枚建城令攻心我的谍战可以无限模拟全民修炼:我的身体自己会修炼遮天之太阴皇子联盟:我真是摆烂选手求生种我的因果模拟器穿越到十年后女友变成了富婆综武从葵花宝典开始

阳春三月,东京城繁花锦簇、花瓣纷飞、满城飘香时,赵桓终于从南京返回了东京。
一同返回的还有静塞军都指挥使韩世忠、副都指挥使王德,这俩人都是勇冠三军的猛将,指挥铁骑再合适不过。
东京城北方牧场里还养了两万多匹战马,一直空置简直是对战略物资最大的浪费。赵桓打算让他俩带着战马、带着骑兵到河东去。
胡闳休在京畿一带正好招募了两万四千多人,赵桓让枢密院将这两万四千人全部划归静塞军。
有人、有马、有猛将, 只要多经历一段时间的捶打,静塞军一定能复现历史上战无不胜的风采。唯一的遗憾是,战马数量的确少了点。
要知道在大宋开国之初,静塞铁骑每名将士都有五匹战马,精甲强弓,能驰善射,未尝败绩。
对此, 赵桓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等候大宋财政充裕, 再慢慢给他们补充。同时等韩世忠逐渐筛选精锐,精选百战老兵。
毕竟这两万四千人不可能全部精于骑射,在长期严格训练,屡次沙场征战后,会选出数千名真正的精骑铁甲。
对于静塞军,赵桓并不打算将其全军都设置为骑兵。
军事理论越先进,战斗力越强大,就越能发现步骑协同的重要性。比如岳家军,比如现在的神武右军。都不是一支纯骑兵部队,相反都是多兵种、多武器混合的野战军团。
静塞军筛选一下,也没什么不好。到时候他也能成为一支独当一面的精锐野战军。有坚韧强大的步兵,有如墙而进的铁骑,甚至还有可能有火力强大的炮兵,阵线连绵的火枪军。
那敌军面对他们,可比面对一支单纯的铁骑要绝望的多。
只不过静塞军的铁骑要相比于其他宋军,要格外强大,具有铁骑决胜的传统。
南京十余万叛军的整编, 赵桓则交给了杨存中,其中符合服兵役条件的青壮留下,其他绝大部分人都要遣散。
赵桓返回东京,就是要跟宰相们商量一下,究竟该如何安置南京城的近十万叛军。
这近十万人,是不可能继续再从军入伍了。
但也不能轻易的遣散了之,不然恐怕又成祸患。
议事地点选在了文德殿,政事堂就在文德殿前的广场右侧,沿着走廊很快就能抵达殿内。
左相、右相进入文德殿时,就发现平章政事李纲早已春风得意的站在了殿内,跟官家聊着国事。
只是官家脸上余怒未消,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两位宰相也不敢在这时候触其霉头,只能本分的行礼问安。
见两位宰相到来,赵桓便与李纲停止了交谈,对两位宰相说道:“今日重点是谈论南京禁军的安置,稍后两位相公且勿离开,召集公卿,朕还有国事相商。”
二人连忙应下。闭门廷议,这已经是宰相为数不多的特权了。
谷氳
大事开小会, 小事开大会。显然, 官家还是有心让宰相负责国家具体大事的。
待众人都入座后, 赵桓说道:“南京城这近十万禁军的安置, 两位相公可有何章程?”
这事二月份便已经传回了京城,三省效率再慢,两位宰相心中也有了基本的构思。
右相孙傅率先开口,说道:“臣打算给将士们授田。京畿遭逢兵乱,大量良田被荒置。正合适给士卒授田。这也符合仁政传统。”
这提议中规中矩,没什么出彩,但也没人挑的出什么毛病。
中原王朝,只要能解决好百姓的田地问题,给国家延寿一段时间都不是什么难事。
赵桓没有予以评论,转而看向梅执礼,问道:“左相呢?有什么提议?”
梅执礼起身回道:“臣以为,我大宋倒是不缺粮食,关键是粮食运不到京畿。而且如今已经错过春耕,把这些人分散安置,也没有意义。他们不产粮,只是徒增民间消耗而已。恐怕会导致粮价上升,饿殍遍野。”
这个提议,赵桓认同。关于粮食短缺,并不是粮食缺少了百分之十,粮价就会上升百分之十。而是粮价会一路飙升到百分之十的百姓买不起粮食,全部饿死为止。
这些乱


相关章节: 第三十八章夜的诡谲第三十九章长发与朱旗飘扬第四十章处以极刑第四十一章女官与官妓第四十二章为万世开太平(今天加更)第四十四章千古以降最先进的田税法第四十五章官绅一体纳粮第四十六章西夏,勿谓言之不预第四十七章宣抚陕西的人选第四十八章收回军权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