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朕即大宋 第二十章兴办报纸

第二十章兴办报纸


推荐阅读: 诸天:从成为刘沉香开始崛起我有一个破碎的游戏面板开局一枚建城令攻心我的谍战可以无限模拟全民修炼:我的身体自己会修炼遮天之太阴皇子联盟:我真是摆烂选手求生种我的因果模拟器穿越到十年后女友变成了富婆综武从葵花宝典开始

作为一脉传承的中原王朝,历史上有太多经验教训可以吸取。
为了终结大宋朝的党争,以及避免大宋再次重蹈覆辙,赵桓特意把司马光树立为一个典型,昭示着大宋朝廷如今的心胸,对元佑党人都给与了合理公正的追复,并严禁朝廷再谈论元丰党人与元佑党人。
处理这件事情的不是宰相,不是督察院,而是尚书省的尚书令孙傅,这就是鲜明的向整个家国天下传递一个信号,终止党争是皇帝的意志。
士大夫们的骨气到底有多硬?大概也就止于水太凉,头太痒。
如今皇帝治国大概还要依赖他们,但军队他们是完全插不进手去,有完全效忠于皇帝的军队,用刀架在他们脖子上,他们瞬间就态度无比端正,心胸格外豁达,格外的通情达理,坚定支持皇帝的主张。
孙傅这位老臣能力一般,性格也相对软弱,但他有个李纲、梅执礼以及左都御史都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他德高望重。
这个德高望重指的是在士大夫阶层当中,士大夫们都认为他老成持重,威望素著,是个士大夫中的能臣。
由他处理元佑党人的身后名,终结党争事宜,大部人愿意信赖他,认为他能秉公办事。
他也的确是秉公办事,至于这个秉公是对皇帝而言,还是对百官而言,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为了安排元祐党籍众人的身份,尤其司马光的身份,孙傅已经私下请示过皇帝两回。
他的身份面见皇帝,那是最方便不过的,谈了什么其他官员完全无从知晓。
只是前两次,皇帝都淡淡的不置可否,孙傅很识趣的就立即回去修改了。
如今已经是第三次修改过的方案,趁着给官家递呈各地上奏的札子时,孙傅再次从袖子里取出一份札子,说道:“官家,关于对司马君实等元佑党人的追复,臣有一份新的提议。”
赵桓翻着札子,头也没抬,完全没有回复。
孙傅见状,识趣的说道:“臣以为司马君实无论如何都算是国家宰执,此前追贬为参军,甚至列为奸党的确不妥。宜恢复其官身,无愧于其对我朝的兢兢业业。但其理政昏聩,又使国家蒙受巨大损失,不宜享有任何荣誉。故臣以为应剥夺其一切谥号,文正之名不宜留之。只追复其平章政事之位。”
赵桓合起札子,点了点头,说道:“可,让后世知晓我朝曾有司马君实这位宰相即可。朕记得《阿房宫赋》中有一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党争之害自古有之,以前朝牛李党争危害为罪,其惨烈远超我朝,但我朝依旧重蹈覆辙。朕打算让朝野都深刻反思党争之害,卿可有何主意?”
孙傅拱手,说道:“臣愚昧,还请官家示下。”
连续猜了三次官家的心思,孙傅实在是有些心累了,这次的经历更让他清楚,作为尚书令,他不是宰相,不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只要无条件执行官家的意志即可。
赵桓放下札子,看向低眉顺目的孙傅,说道:“卿可以倾力发展一下进奏院。卿作为尚书令,除了传递朕的政令之外,也要着力将朕的意志、态度形象鲜明的传递给天下。”
“进奏院?”孙傅老年人有些跟不上官家的思路,那不是大宋朝廷向地方各州传递政令的曹司吗?
赵桓说道:“在以往,我朝改制之前,推行州、县两级制,所以各州都直接听令于朝廷,管理混乱,口舌斑驳。但朕取消各地转运使,以宣抚司正式督管大宋二十四路后。朝廷正式推行路、州、县三级制。”
“各地斑驳混乱的进奏院也就可以随之精简,分为二十四路进奏院。如此以往各州各自混乱的邸报就能划归给这二十四路,相同的邸报能满足一路内各州所需,并且发行量将会大增。”
孙傅有些理解了,问道:“官家是想由朝廷掌控各州邸报的内容?”
“这倒不是。朝廷官员写的内容,大概率空洞腐朽,各州官员并不爱看。各州的邸报可以依旧由当地进奏院官吏自行搜集。”
这一点,大概是类


相关章节: 第十五章投资教育第十六章大宋的官办学校第十七章千古第一拽姐第十八章女子学院?贵族学院!第十九章从司马光开始,结束党争第二十一章你要战,那便战第二十二章令四方绝望的强大第二十三章宋军良将第二十四章一将之威第二十五章有钱就有强军!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