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朕即大宋 第九十七章儒释道的没落

第九十七章儒释道的没落


推荐阅读: 诸天:从成为刘沉香开始崛起我有一个破碎的游戏面板开局一枚建城令攻心我的谍战可以无限模拟全民修炼:我的身体自己会修炼遮天之太阴皇子联盟:我真是摆烂选手求生种我的因果模拟器穿越到十年后女友变成了富婆综武从葵花宝典开始

“天生三武祸吾宗,释子回家塔寺空,应是昔年崇奉日,不能清检守真风。”
这首诗是大宋宗颐禅师对三武一宗之厄的总结。
佛门中不缺聪明人,能一眼看出三武一宗灭佛的本质。
但聪明的个体无法挽救整个堕落的阶层。
佛门崇尚轮回,如今这一切就像佛教正经历着轮回。
整个佛教,再次因为像士大夫阶层一样,无可抑制的贪婪,大肆兼并,而被迫成为朝廷要清洗的对象。
其实佛门与士大夫们相似之处极多,都是凭借着读书识字、免征赋税、免服劳役而成为特权阶层。
有了特权,他们就大肆兼并,借贷收债,腐败贪婪。
区别是,儒释道三家,道家已经用黄老之学证明过了,自己不太适合统治。释家根本就得不到中原的统治权。只有儒家,成功把自己包装成了适合统治封建国家的模样。所以儒家士大夫们比和尚更贪婪、更腐败,借着权力鱼肉百姓,为祸一方。
儒家士大夫们比之和尚,在武力、地位上没有任何优势。唯一使他们避免厄难的就是他们宣传的适合治理国家。
所以朝廷既然能把特权阶层的和尚一次次肃清,要肃清儒家士大夫们其实也是轻而易举。
关键只是肃清了儒家士大夫们之后,究竟有没有阶层代替他们帮皇帝治理国家。
而如今的大宋显然是具有这个阶层与势力的。他们在朝廷的最高层,也有自己的代表。
那就是计相杨时。
作为前国子监祭酒,无数出仕的学生都自发围在他身边,组成了一个新的群体。
他作为学坛泰斗,也必须站出来,为学生们争取利益,壮大阶层。
要与士大夫特权阶层相抗衡,那没什么比和尚们更适合成为学生阶层的养料了。
他们同样是特权阶层,把他们的利益让渡给学生,这个蓬勃的阶层立即会获得极大壮大。
学生们与士大夫最大的区别就是,这个阶层代表了大宋最先进的生产力,最开明的思想。
这个阶层足够庞大,庞大到遍布社会从上到下的各个层级,上至公卿官员,下至工坊主、商人、佣工、技术工匠。他们不会像士大夫们一样一小撮人抱团,不事生产,却趴在整个国家躯体上吸血。
所以他们指定的政策,一定会有利于整个阶层的进步。
而不是像大明士大夫一样,疯狂的复苏小农经济,将重农抑商奉行到死。
杨时管理财政,思路十分清晰,更倾向于用数据说话。
在梅执礼之后,杨时主动站了出来,说道:“臣建议由三司主管佛教更易之事。当年韩愈劝唐武宗灭佛,诏令之下,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收充两税户;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
“因此,若由三司主此事。国家至少直接新增官田数千万顷。”
数千万顷是唐代的数字,这个数字有些夸张了,当时号称地上佛国。
在大宋清理不出数千万顷,但数千万亩应该是难度不大的。
全部收归官田,掌控在大宋官府手中的田地相加,估计就要有近亿亩。
有这么多官田,朝廷不论是赈灾、还是税收,都更有底气。
甚至人口增多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一次授田,缓解人口压力。
“而且不仅仅在于农田。由寺院所掌控的那些青楼、店铺、工坊、当铺、仓库、药局、奴婢等等可以直接在三司造册登记,不论是收归国有,还是折价售予市民,其名录都收在了三司,方便将来收税。”
如果由三司负责这次佛教改造,那佛门在城市及乡间的各种兼并所得、世俗财产显然就要全部征收了,或者成为官营机构,或者低价卖给学子同窗。
佛门势力要局限回寺庙内,他们可以在寺内维持净土,但绝不能再进入世俗。
怕说服不了赵桓,杨时继续说道:“而且有一点至关重要。佛教崇建寺塔,倾竭珍财,徒为引废。由三司整治,三司可将废寺的金、银、鍮石等像,销付度支。“
“大量金银充进太仓,三司将可


相关章节: 第九十二章黄金商道,财富川流不息第九十三章一城带富一国第九十四章谁说高利贷不用交税?第九十五章重塑国家精神第九十六章整顿佛门第九十八章西门定律第九十九章横渠天文与文艺复兴第一百上街与登徒子第一百零一章大宋春第一百零二章圣婚与火车的构想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