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模拟:大国科技 第五百二十四章 BCI技术和聚变技术的第一次交集

第五百二十四章 BCI技术和聚变技术的第一次交集


推荐阅读: 医妃独宠俏夫君我,卧底成正魔话事人!缥缈向阳恭喜你被逮捕了我的卡牌无限强化在病娇大佬的怀里当咸鱼重生我真的不会拒绝我的中二日记遭曝光了重生1991苍穹之破晓大唐:开局曝光私生子身份从明教教主开始纵横诸天

在华物院紧张地进行着惯性约束聚变装置最后测试的同时,另一边,帝都,一座红色的房子里,一场至关重要的会议也正在进行之中。
会议的议题与聚变有关,但又并不完全是技术方面的讨论,实际上,这些聚在会议室里的、整个国家战略最关键的执行者所讨论的,是有关核聚变商用化运行成功之后,将会对整个世界带来的巨大冲击。
每一次新能源的革命都不是小事,在上一次,硫硅电池技术已经将传统的化石能源秩序冲击得七零八落,现在之所以还有一口气吊着,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石油和化石燃料产品广阔的边缘产业、以及现代航空业对化石能源不可替代的需求。
当然,除此之外,各国官方有意控制着化石能源淘汰的速率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谁也不愿意看到因为一次能源革命导致整个社会经济体系崩溃、甚至导致整个社会秩序崩溃。
石油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和工作岗位超乎想象,一旦进入大规摸淘汰阶段,大量劳动力涌入市场之后,导致的必然是竞争的进一步加剧。
而那些在原有岗位上已经工作了一辈子的普通人,他们很难有能力再去适应新的工作岗位,也很难在失业后再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
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水平并不困难,由于粮食增产技术的大规模使用,“让人不要饿死”这个目标,已经基本上退到了华夏战略目标的边缘----它太简单了,短短三年不到的时间,在运用了基因增产技术之后,整个华夏的粮食产量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峰。
粮食储备之充足,甚至于到了已经不需要对粮价进行额外管控的程度----它的价格已经稳定在了官方指导价格上,行政强制力保障了它不会继续下跌,不管市场供需关系如何变化,都是如此。
但,能活着、能不被饿死,绝对不是华夏人的唯一目标,要怎么活得更好,怎么维持住他们作为一个现代人、作为一个华夏人的有尊严的生活方式,这才是真正需要考虑的东西。
“情况大家都已经清楚了,我们就不再过多说明,现在直接进入讨论环节。”
“讨论的议题主要是两个,第一个,核聚变发电铺开之后,我们传统的电力企业应该何去何从。”
“第二个,在技术大规模更新换代,传统工人无法适应核电技术的情况下,工人们应该何去何从。”
“下面进入自由发言,谁先说?”
提问的是坐在最中间的中山装男子,他的眼神扫过会议室,其中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立刻举手示意。
这名老人名叫胡双友,是国内着名的经济学、社会学家,他清了清嗓子,正打算从椅子上站起来,被中山装男人举手制止。
“您老就坐着说吧,今天人不多,坐着也能听得清。”
“不,我还是站着----这么重大的问题,起码态度上要先端正。”
胡双友执拗地站起身来,他一直是这样一个刻板的、老派的学者形象,其他人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也并不再劝。
“我认为,这两个问题其实都是一个问题,那就是,工人教育的问题。”
“产业转型、技术革新、社会变革,这所有的问题,其实都要归结于同一个问题,那就是教育。”
“如果能够让我们的工人学会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那么这一大批工人就不用失业,而是可以直接转入新的产业之中,成为新的可用劳动力。”
“这一点能够做到的话,那么我们今天所讨论的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当然,预期中的那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也就基本上不会出现了。”
听到胡双友的话,会议室中的所有人都点了点头,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基础、但也非常稳健正确的解法,提高工人的受教育水平,对工人进行技能培训,让他们直接转入新的工作中去,确实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但是,这样的解法速度太慢、培训的周期太长,对于企业来说,与其等待工人培训完成,他们还不如直接招一批新的有能力的工人。
毕竟,哪怕是国有企业


相关章节: 第五百一十九章 铺路的人第五百二十章 硅基生命第五百二十一章 靶丸技术第五百二十二章 急流勇退第五百二十三章 点火前最后的检测第五百二十四章 靶丸就绪第五百二十五章 不止奋斗了5年第五百二十六章 点火成功!第五百二十七章 技术整合包第五百二十八章 结冰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