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重生男神从做游戏开始 55.等过几个月你就明白了

55.等过几个月你就明白了


推荐阅读: 小福包在年代文里被宠翻了当我成为满阶屠皇的官配后[无限]穿书后我开始逆袭反派暴君:气运越用越多怎么办?四合院之好好活着佛前签到,出关无上魔尊问剑快穿:开局一个杂货铺说好的要杀我,你们怎么哭了?派出所里的小捕快当无限降临龙皇战尊

整个11月,博米都在忙着买服务器铺站点,为以后的网络游戏铺开做准备。
网络游戏,如果想避免外挂的产生,很多数据都得放在服务端运行和存储。
用户规模一大,每次信息的交互都是海量级别的,相应的需要服务器的数量就非常的多。
而且博米得在全国各地都增设服务器,这样才能缓解服务器的传输压力。
光传输虽然很快,可也并非不需要时间。
打个比方,假设博米只有帝都才有服务器的话,从贵州的三线城市往帝都发包,就需要跑接近2000公里的距离。
一个来回4000多公里,光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钟300000公里,还不计算解析和运算以及发包的过程,秒。
1秒等于1000毫秒。
也就是说会产生13毫秒的延迟。
加上解包,运算和发送……
到1秒左右。
超过100毫秒的延迟,人就会感到非常明显的卡顿了。
在人的认知范围内,很难接受这么长时间的延迟。
而且这个东西是会随着游戏时长而逐渐增加的。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一直比别人慢13ms,那么当你这13ms的包传到的时候,别人已经行动了一段时间了,下一次你又慢13ms,服务器如果没有办法做同步和差值计算的话,你就会发现自己突然开始丢帧,就跟闪现一样,突然从这个位置挪到了另外一个位置。
越到后面,因为前期的差异累积越大,就越难计算,导致延迟和丢包卡帧的情况就越严重。
更何况在2000年的时候,服务器技术远远没有21年的那么强大,当时互联网企业采用的方式无外乎就两种:
一是服务器战术,增加服务器的数量。
二是分服技术,将玩家们打散,变成n多个小的群体,比如电信1区、电信2区、华东1区、华北1区……
一台服务器大概维持1000人左右的在线数据。
然后为了让数据效率更高,通过在不同的地点分设机房来解决:
比如华北地区,总机房可能在帝都,需要100到500台服务器。
然后这批服务器就只为华北地区的人服务,这样就可以避免远距离传输加护导致的延迟。
因为棋牌大厅上线之后,就有可能要面临非常可怕的服务器压力。
……
2000年的时候,全世界最好的服务器是ibm生产的。
服务器说白了就是计算机,只不过需要买最好的计算机才能承担服务器的作用。
存储量是一方面,重要的是运算速度要足够快,否则光是每秒钟几百万的包量,就足够死机的了。
国内能生产出高端计算机的公司不算多,当时联想公司算国内最大的电脑生产商,可还是要差国外的一截,虽然占据了国内1/3的市场份额,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联想的性价比更高,而且有国家扶持。
虽然操阳也很想为祖国事业做贡献,不过权衡再三,他还是放弃了买联想的服务器,而是决定买ibm的。
这个年代,不论是cpu、主板、显卡、闪存、还是硬盘,基本上国内都是代工,技术差不多都在国外。
要怪就只能怪特么的联想。
明明背靠国家科学院,有大批的人才储备,可是却放弃了走自研的道路,不然的话也不至于未来让别人卡脖子。
不过操阳当老板以后也很能明白柳川的想法,商人嘛,赚钱是第一位的,搞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硬件技术,投入的成本非常高,而在短期内带来的效益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有可能你每年100个亿下去,一直砸20年,才能出个华为的5g。
所以当时很盛行的理念是造不如买,先富起来,通过经济优势再回头造车。
其实也没太大的错误。
谁能说得清到底是先造的成本小,还是后造的代价高?
可是,你不砸,就注定一辈子被人卡住喉咙。
……
在ibm没有被联想收购以前,2000年的时候,它的服务器生产质量绝对是最好的之一,后来的戴尔、惠普、华为、阿里云才逐渐赶了上来。
最重要的是ibm是米国最早的计算机生产商


相关章节: 50.哪有人把财神爷往外推的道理?51.傻子才会要52.跑得倒是挺快53.大型社死现场54.想要钱就直说56.这一波我们在大气层57.不要成为恶龙58.操总的大格局周知和解释一些问题59.我只是个扛机器的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