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用闲书成圣人 关于西游记,必须要说的二三事

关于西游记,必须要说的二三事


推荐阅读: 转学后成为勋少的掌心宠月老就是可以为所欲为开局觉醒闪避天赋东周五百年风水学徒十年出道即天师全娱乐圈都以为我糊了记忆回溯者我本天生无敌大炎往事月下倾天涯鬼路外传:诡异的案中案神鬼征途

因为在老百姓眼里,皇帝最大,所以在天庭,话事人是玉帝,连太上老君和如来佛祖也要听从调遣。
因为在老百姓眼里,观世音的名声最大,所以西天取经的事情,一直是观世音菩萨在前后奔走。
因为在老百姓眼里,阎王也归天庭管,所以生死簿被猴子撕了,阎罗王要上天告状。
从这个角度去看,是不是西游记里一些看上去很违和的设定,突然合理了。
各位看官老爷,对一部文学作品的评价,我们一定要结合他诞生的历史去看。我们现在去读《西游记》,里面读出各种隐喻,各种影射,各种理解,先不去讨论这些理解对不对,把《西游记》放到它诞生的那个年代,它就是一本畅销书!
正是为了说明他是畅销书,所以八万一开始就要论证他不是禁书。相反,西游记还是那个时候的火书。火到什么程度呢?出现了跟风流。
那就是东游记、南游记、北游记,甚至《封神演义》也有不少西游记的影子。
然后咱们说回尊佛贬道还是尊道贬佛的问题上来。
在我的理解里,吴承恩(有人说吴承恩不是作者,这个以公认为定)写这本书的时候,压根就没想过去招惹佛、道。
比如道,书里的道真的是道教吗?
道教最高神,三清四御,三清中只有太上老君露面;四御里更是只剩下一个至高无上的玉皇大帝,其他的根本没写。
再说佛,西游记看上去好像是那么一回事,讲佛法大兴,但是其中又有离西天越近妖魔越多,阿难迦叶索要贿赂,黄眉童子假扮佛祖的事情,着实又把佛门黑的不轻。
但是如果仔细看内容,原著中太上老君使用金刚琢偷袭孙悟空时,曾说“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的话,也就是说,在西游记的世界观中,那个佛门,是太上老君创立的。
“化胡为佛”的说法,其实是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了找棵大树,自己编的。但是等到了明朝的时候,佛门弟子早已不认这个说法。
结果在西游记中,还堂而皇之的写,这不是异教吗?
要知道,那可是明朝。尤其是《西游记》成书在嘉靖年间,道教乃是国教,连嘉靖皇帝都整天炼丹(西游记中有不少写国王信奉道教误国的例子),要真的觉得被冒犯了,不说弄死作者,封禁一本书简直轻松加愉快。
同样还有佛教,在明代也是兴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查明代对于佛教经藏的刻印情况,就可见一斑了。尤其是佛教甚得明朝宦官的信奉,所以真要觉得被冒犯,下手也不会轻。
但是偏偏就是,佛、道都没理,要知道,现存西游记最早的版本是世德堂坊刻本《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是官方刊印发行的!
为什么呢?
在八万看来,就是吴承恩只是借了佛道的皮来说事,压根没触及人家的核心教义。
就是在外围蹭蹭,没进去!
一本畅销书而已,谁认真谁就输了。
再加上之前说朝廷也没计较书中了那些内容,那只能说,朝廷也没把它当回事。
反正是给老百姓看,图一乐呗。
就好像戏台上有人扮皇帝,犯不着真的去把人家给抓了。
综上所述,《西游记》的立场,其实是老百姓的角度,是一种浅尝辄止的佛道观,是一种普世的意义,所以不用去硬凹佛道经典,去得到一个勉强的答案。
当然,西游记能成为古典名著,内容上必然是成功的,其中有许多的隐喻。但是八万不提倡去歪解,比如八万就看过有人推演出来说红孩儿是太上老君的儿子,西游记背后是仙佛的长生密谋等等,老实说,挺好看的,但是作者都不一定知道。
根据史料记载,吴承恩三十岁了科举不中,开始写西游记;结果突然中了,就跑去当官了,最高当到了县令,宦海浮沉三十几年,辞官回乡,开始继续书写和修订西游记。从时间上,他经历了明朝甚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智商最高权谋最多的朝局,刘和平老师的《大明王朝1566》说明了一切。
从这样的朝局中走下来


相关章节: 第602章 始麒麟之道:好大一个韭菜盒子!第603章 筹谋九千里,大玄哭声起第604章 九千里的路出问题了?第605章 九千里花林雾散第606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607章 今日起,武道九千里!第608章 武神!武神!武神!第609章 落笔西游记!定海剐龙台!第610章 阴曹地府的疑云第611章 猴王出世,幽冥入局!(万字放送!)

也许你还喜欢: